[實用新型]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04876.3 | 申請日: | 2012-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15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鄧成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成燕 |
| 主分類號: | A61M37/00 | 分類號: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湯喜友 |
| 地址: | 510400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廣園***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紋眉機 微針儀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微針裝配結構,具體涉及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醫學美容的飛速發展,各種美容效果極佳的皮膚美容產品層出不窮,而美容產品必須要滲透入皮膚內才能發揮效果,其傳統的使用方法是將美容產品涂抹在皮膚上,但由于皮膚最外層表皮的角質層和顆粒層的阻礙,皮膚對美容產品的吸收率較低,給用戶造成極大地浪費,基于此,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微針美容裝置,這些微針美容裝置一般包括微針組件和與微針組件傳動連接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一般由滾輪帶動微針組件的微針進行針刺動作,使用時操作者通過滾輪在皮膚上滾動從而驅動微針組件在皮膚上來回針刺,微針組件上的微針將刺穿皮膚表皮,從而幫助皮膚吸收美容產品,此類微針美容裝置較傳統的涂抹方法而言在美容產品的吸收率上有了極大地提高,然而,在實際使用中發現現有的微針美容裝置仍然存在有不足之處:微針組件一般包括套筒和微針,裝配時,首先要把微針的上端與驅動機構裝配,然后再把套筒的上部螺接在驅動機構的外殼上,由于人手拿取微針,容易造成微針的污染,而且,套筒與驅動機構的外殼螺接時,由于微針的直徑比套筒的內徑小得多,容易使微針的針尖刺在套筒內壁上,造成微針的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其能解決裝配時,微針容易損壞、易污染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其包括微針、傳動桿、螺旋彈簧、內套筒以及保護套;傳動桿位于內套筒內,且傳動桿的兩端延伸至內套筒外;螺旋彈簧套設于傳動桿外,且螺旋彈簧的上端與傳動桿固定連接,螺旋彈簧的下端與內套筒的底部固定連接;微針的上端與傳動桿的下端固定連接,且微針與傳動桿同軸;微針還位于保護套內。
優選的,傳動桿上設有擋圈,螺旋彈簧的上端與擋圈連接。
優選的,所述內套筒的外徑與一外套筒的中部或下部的內徑相匹配;保護套的外徑小于所述外套筒的內徑。
優選的,所述保護套為醫用膠套。
優選的,保護套的上端與內套筒的底部可拆卸連接。進一步優選的,保護套的上端與內套筒的底部套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使用時,把已裝配在一起的微針、傳動桿、內套筒一起放置到外套筒內,然后使內套筒固定在外套筒內且保護套穿出于外套筒外,此時,取下保護套露出微針,接著把針頭保護套套接在外套筒上,最后把外套筒與驅動機構的外殼螺接固定,使傳動桿的上端與驅動機構機械傳動連接,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可使微針的針尖往復穿出針頭保護套,形成針刺動作。這樣,在整個使用過程中,就可以避免微針的針頭與外套筒內壁發生碰撞,起到保護微針針頭的作用,并且人手并不會接觸到微針,有效防止微針受污染,達到醫學美容衛生的標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的裝配圖;
圖2為圖1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的裝配的第一步驟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的裝配的第二步驟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裝配完成示意圖
圖6為圖5的剖視圖;
圖7為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微針;?2、外套筒;?3、傳動桿;31、擋圈;4、螺旋彈簧;5、內套筒;6、保護套;7、針頭保護套;8、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紋眉機或微針儀的微針結構,其包括微針1、傳動桿3、螺旋彈簧4、內套筒5以及保護套6。
傳動桿3位于內套筒5內,且傳動桿3的兩端延伸至內套筒5外。螺旋彈簧4套設于傳動桿3外,且螺旋彈簧4的上端與傳動桿3固定連接,優選的結構為,傳動桿3上設有擋圈31,螺旋彈簧4的上端與擋圈31連接,螺旋彈簧4的下端與內套筒5的底部固定連接。微針1的上端與傳動桿3的下端固定連接,且微針1與傳動桿3同軸。微針1還位于保護套6內,具體的,保護套6的上端與內套筒5的底部可拆卸連接,較為優選的方式是,保護套6的上端與內套筒5的底部套接。本實施例的保護套6優選采用醫用硅膠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成燕,未經鄧成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048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鑲件及其專用夾具
- 下一篇:一種芝麻羊肉脆殼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