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外圓磨床砂輪校正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02248.1 | 申請日: | 2012-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53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季益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馬鋼和菱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55/00 | 分類號: | 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磨床 砂輪 校正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磨床安裝用器具,尤其涉及用于磨具的或工件進給的或校準的裝置。
背景技術
磨床由裝有高速旋轉砂輪磨制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光潔或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在加工過程中,砂輪與工件接觸,砂輪易磨損或損壞,需要經常更換砂輪,砂輪成為磨床的主要消耗品。當前安裝砂輪,是直接將砂輪置于上夾具和下夾具之間、卡緊,固定在驅動軸上,砂輪同心度由手工調整。其缺陷是:由于夾具外圓與砂輪內孔之間設有裝配間隙,安裝時很難找準位置,耗時多;砂輪與夾具之間容易產生偏心,安裝精度低;影響工件加工精度,效率低;砂輪使用壽命短,備件消耗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外圓磨床砂輪校正裝置。提高砂輪安裝精度,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改善加工質量;延長砂輪使用壽命,降低備品消耗。
外圓磨床砂輪校正裝置,特點是由托座架、軸承座、芯軸和彈性調整機構連接構成,托座架上設軸承座,帶有與下夾具錐度配合的圓錐臺及設有軸承的芯軸裝于軸承座中;托座架斜臂上設C型架,彈性調整機構固定在C型架上,與砂輪邊緣相銜接;校正砂輪時,芯軸固定在托座架上,下夾具夾套裝在芯軸上,砂輪由上夾具夾緊,由螺帽和螺紋固定。芯軸旋轉時,砂輪邊緣與彈性調整機構相接觸,自動調整砂輪與夾具的同心度。校正結束后,缷掉螺帽和芯軸,夾具和砂輪仍由螺栓夾緊,夾具和砂輪整體地安裝在磨床的驅動軸上。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托座架設軸承座,位于芯軸正下方,芯軸由軸承裝于軸承座中;托座架斜臂設2-3只C型架,彈性調整機構固定在C型架上。設置多只C型架,可以設置多個彈性調整機構,適用校正直徑不同的砂輪。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芯軸自上而下設螺紋與螺帽配合、設圓錐臺體與下夾具錐度配合、設軸承與軸承座對應,供校正時使用。
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彈性調整機構由滾輪架、滾輪、彈簧和百分表構成。滾輪兩端各安裝滾動軸承,再插入滾輪架內,用銷來固定,銷的兩頭在機架C型塊的倒槽中可以前后移動,亦可起導桿作用;滾輪架后部突起處掛住壓簧,并頂著固定在機架上的百分表,這樣可檢測初裝砂輪的偏心量,偏心量較大時,彈簧被壓縮,反向作用于砂輪,砂輪旋轉時復位。
與現有技術相比,優點是:構思新穎,結構簡單,易制作,成本低;操作可靠,靈活方便,可以快捷地調準砂輪與夾具之間的同心度,偏心量可控制在20絲以內;提高了砂輪安裝精度,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工效,改善產品品質?延長砂輪使用壽命,降低備品的消耗。
附圖說明
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外圓磨床砂輪校正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之A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圖2可以看出,外圓磨床砂輪校正裝置由托座架1、軸承座2、芯軸3和彈性調整機構連接構成,托座架上設軸承座,位于芯軸正下方,軸承5裝于軸承座中。托座架右側斜臂6上設C型架7,彈性調整機構固定在C型架上。校正時,芯軸固定在托座架上,下夾具12套裝在芯軸上,砂輪14置于下夾具上,上夾具13壓緊,由螺帽4、螺紋15固定,砂輪邊緣與彈性調整機構相銜接。芯軸旋轉時,砂輪邊緣與彈性調整機構接觸,偏出部分受壓,向中心靠攏,旋轉有限次后,便自動校正砂輪與夾具的同心度。此時,再將分布在上、夾具上、下夾具上的九個固定螺栓18緊固。校正結束后,松開螺帽,斜去芯軸。安裝砂輪時,將夾具和砂輪整體地固定驅動軸上。
由圖1還可以看出,芯軸上部設螺紋與螺帽配合,中部設圓錐臺與下夾具配合,下部設軸承與軸承座對應。
由圖1還可以看出,托座架設軸承座,位于芯軸正下方,芯軸裝設軸承裝于軸承座中。托座架斜臂上設一只C型架,彈性調整機構固定在C型架上,與砂輪邊緣相銜接。
由圖2可以看出,彈性調整機構由滾輪架8、滾輪9、彈簧10和百分表11構成,滾輪兩端各安裝滾動軸承,再插入滾輪架內,用銷17來固定,銷的兩頭在機架C型塊的倒槽中可以前后移動,亦可起導桿作用,滾輪架后部突起處掛住壓簧,并頂著固定在機架上的百分表。砂輪機構通過靜平衡槽16內的平衡塊來調整靜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馬鋼和菱實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馬鋼和菱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0224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箱型橋梁靜載試驗架
- 下一篇:環形閥防氣泵及其抽油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