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蓄能式離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99074.8 | 申請日: | 2012-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45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靳龍;李冰;韋建民;梁曼安;莫有堂;肖青松;杜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D15/00 | 分類號: | F16D15/00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周晟 |
| 地址: | 545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蓄能 離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蓄能式離合器,特別涉及一種適于低頻率震動、大輸出的各種機構使用的蓄能式離合器。
背景技術
通常我們所說離合器的主動部分和從動部分借接觸面間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體作為傳動介質,如液力偶合器,或是用磁力傳動來傳遞轉矩,如電磁離合器,使兩者之間可以暫時分離,又可逐漸接合,在傳動過程中又允許兩部分相互轉動。但是這些離合器必定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大部分破碎機的破碎機構所用的是凸輪結構、偏心軸或者氣液壓傳動機構等,在不同的工況情況下需要有特定的離合器與之相配,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效率。凸輪機構結構緊湊,適用于要求從動件作間歇運動的場合在機床、紡織機械、輕工機械、印刷機械、機電一體化裝配中大量應用;偏心軸通常運用在平面連桿機構三角帶傳動中;氣液壓傳動機構借助于氣液壓執行元件把氣液體壓力能轉換為機械能驅動工作機構,廣泛運用于直線往復運動和回轉運動機構中。這些結構的離合器功能比較有限,往往只能應用于一個領域,應用面不夠廣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蓄能式離合器,特別是一種適于低頻率震動、大輸出的各種機構使用的蓄能式離合器,本實用新型提供蓄能式離合器具有體積小、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蓄能式離合器,包括離合器外圈與離合器內圈,離合器外圈的內側設有多組均勻分布的由偏心圓弧段和卡槽組成的滾道,滾道之間相互銜接;離合器內圈外側上均勻分布有與滾道數目相一致的凹槽,凹槽由內到外的方向與滾道由窄到寬的方向相對應;凹槽底部安裝有彈簧,彈簧與彈簧銷相連接,使得彈簧銷伸出凹槽之外,在滾道最寬處完全伸展開,與滾道分離,除此之外一直保持與滾道頂部的緊密接觸。
所述的滾道和凹槽的數目為3~5組。
所述的凹槽軸向與離合器內圈的圓心至凹槽底部的切線所組成角為100~110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將負載用軟軸與離合器外圈相連,離合器內圈的軸孔套入傳動軸中,傳動軸為離合器的動力輸入軸,不屬于離合器的一部分,其與離合器內圈的軸孔配合,離合器內圈跟隨傳動軸逆時針轉動,離合器內圈的彈簧銷頂住離合器外圈的卡槽帶動離合器外圈逆時針轉動,彈簧銷會隨著離合器外圈承受負載的加大慢慢往里壓縮彈簧,這同時也是離合器外圈的蓄能過程,當彈簧銷脫離離合器外圈的卡槽時離合器內圈和離合器外圈處于分離狀態,此時離合器外圈將彈簧所累計積的負載能量瞬間釋放,以增進瞬時功率輸出,同時彈簧銷又回到離合器外圈的下一個卡槽處進行下個循環。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體積小,安裝于設備之中不占用空間。
2、結構簡單,便于拆裝與維修。
3、多重輸出,可根據工況要求更換內部彈簧達到不同力度工況要求,適用于各種往復運動的與回轉的機構中,應用面廣泛。
4、通過內置彈簧銷的伸縮達到能量的斷點輸出,工作狀態平穩。
本實用新型巧妙地運用了彈簧的蓄能機構,在實現離合器的基本功能的同時,利用彈簧進行能量蓄積,在離合器分離的瞬間,實現能量釋放,增進了瞬時功率輸出;并且很據工況可以運用不同的彈簧機構,滿足各種工況狀態下的需要,能夠廣泛應用于凸輪結構、偏心軸或者氣液壓傳動機構之中,用途廣泛,克服了現有技術需根據應用的機構和情況來運用特定的離合器與之相配的不足,同時可以通過更換不同的彈簧來進一步擴展其適用范圍。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蓄能式離合器可用在低頻率震動、大輸出的各種機構之中,可廣泛用于一般的破碎、沖孔、破冰、打夯、打樁的機械設備之中,并且具有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用性好的優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蓄能式離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部分名稱如下:
1為離合器外圈,2為離合器內圈,3為凹槽,4為彈簧,5為彈簧銷,6為偏心圓弧段,7為滾道,8為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蓄能式離合器包括離合器外圈1與離合器內圈2,離合器外圈1的內側設有多組均勻分布的由偏心圓弧段6和卡槽8組成的滾道7,滾道7之間相互銜接;離合器內圈2外側上均勻分布有與滾道7數目相一致的凹槽3,凹槽3由內到外的方向與滾道7由窄到寬的方向相對應;凹槽3底部安裝有彈簧4,彈簧4與彈簧銷5相連接,使得彈簧銷5伸出凹槽3之外,在滾道7最寬處完全伸展開,與滾道7分離,除此之外一直保持與滾道7頂部的緊密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工學院,未經廣西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990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