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懸浮式矯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96856.6 | 申請日: | 2012-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30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炳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遵義洪棣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19/00 | 分類號: | B21C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63000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懸浮 矯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懸浮式矯直器,屬于機械加工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矯直器是拉拔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對成品金屬線材進行有效的矯直。金屬線材在拉拔工藝過程中,由于加工變形,受熱式冷卻的不均勻,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殘余應力,從而影響金屬線材的平直度,使金屬線材無法正常使用,因此金屬線材生產拉拔過程中常用矯直的方法來消除其殘余應力,使其滿足產品質量的要求。
國內常見的矯直器是通過在同一平面或兩個互為90°平面內的輥輪,對金屬線材進行反復彎曲,以達到矯直金屬線材的目的;其通常安裝在金屬線材拉拔的最后一道次出口且固定不動,因此在生產卷取過程中,由于隨工字輪卷徑的變化,金屬線材平直度往往要發生變化,嚴重影響產品的通條性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懸浮式矯直器,能使金屬線材與矯直輥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提高產品的通條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懸浮式矯直器,它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由固定端和可以調節位置的活動端組成,固定端直接固定在排線器上,活動端通過調節彈簧安裝在排線器上,固定端和活動端上安裝有二組互垂直的矯直輥。
本實用新型主要在以下幾點做出了改進:
1、改變了安裝位置,確保了金屬線材在生產過程中左右方向通條性能。
改進前,該矯直器是安裝在金屬線材拉拔的最后一道次出口且固定不動,因此在生產卷取過程中,由于隨工字輪寬度方向的變化,金屬線材平直度要發生變化,不能保證產品左右方向平直度的通條性能。
改進后,懸浮式矯直器是安裝在收線機排線器上,金屬線材拉拔過程中,矯直器跟隨排線器左右移動,將矯直后金屬線材直接進入到收線工字輪,減少了彎曲,確保金屬線材左右方向平直度的通條性能。
2、改變了產品的結構形式,保證了金屬線材在生產過程中上下方向通條性能。
改進前,由于該矯直器上下方向是不能自由調節的,因此在生產卷取過程中,由于隨工字輪卷徑大小的變化,金屬線材平直度要發生變化,不能保證產品上下方向平直度的通條性能。
改進后,懸浮式矯直器隨著收線的增多,工字輪金屬線材由輪底逐步向輪面抬高,前端調節彈簧自動調節高低,使金屬線材與矯直輥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從而達到良好矯直效果,矯直后金屬線材直接進入到收線工字輪,減少了上下彎曲,確保金屬線材上下方向平直度。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活動端可以自動調節高低,使金屬線材與矯直輥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從而達到了良好矯直效果,而且矯直后金屬線材直接進入到收線工字輪,減少了接觸面,確保了金屬線材平直度,使金屬線材與矯直輥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提高產品的通條性能,同時節約大量的時間,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節約了金屬線材廠家的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支架,2-固定端,3-活動端,4-排線器,5-調節彈簧,6-矯直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懸浮式矯直器,它包括支架1,所述的支架1由固定端2和可以調節位置的活動端3組成,固定端2直接固定在收線機的排線器4上,活動端3通過調節彈簧5安裝在收線機的排線器4上,固定端2和活動端3上安裝有二組互垂直的矯直輥6。
矯直輥6每組至少設置11個共22個,矯直輥6的數越多,則消除鋼絲殘余曲率的范圍寬調節余地更大,有利于提高金屬線材矯直效果。
金屬線材拉拔過程中,矯直器跟隨排線器4左右移動,隨著收線的增多,工字輪金屬線材由輪底逐步向輪面抬高,活動端3由于調節彈簧5的作用會自動調節高低,使金屬線材與矯直輥始終保持在同一平面,從而達到良好矯直效果,而且矯直后金屬線材直接進入到收線工字輪,減少了接觸面,確保金屬線材平直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遵義洪棣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遵義洪棣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968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