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工中心殼體連接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590310.X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17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少華;石皋蓮;屠春娟;楊洪濤;許林;牛瑞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瑞數(shù)控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5/02 | 分類號: | F16B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工 中心 殼體 連接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屬于加工中心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加工中心殼體連接機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加工中心中,如圖1所示,殼體之間的連接都是依靠鈑金上各伸出的連接片疊加后通過螺絲螺母固定而成的,這樣做的方法雖然方便,但是鈑金之間形成了凹槽,極其影響加工中心的整體美觀程度,且連接片往往會因為時間關系造成金屬疲勞,導致其斷裂。
實用新型內(nèi)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工中心殼體連接機構,解決現(xiàn)有加工中心殼體連接美觀和牢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加工中心殼體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鈑金和第二鈑金,所述第一鈑金上設有第一連接片,所述第二鈑金上設有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二連接片包括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所述第一折彎部與所述第一鈑金的側面貼合,所述第二折彎部與所述第一連接片貼合,并通過螺絲和螺母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鈑金正對所述螺絲的位置開設有一方便拆卸所述螺絲的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孔的孔徑大于所述螺絲頭部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改良了加工中心殼體之間的連接的連接方式,巧妙的隱藏了鈑金之間的凹槽,提升了加工中心的整體美觀程度,且更加結實可靠,不易導致連接處的斷裂。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第一鈑金,2、第二鈑金,3、螺絲,4、螺母,5、第一連接片,601、第一折彎部,602、第二折彎部,7、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2所示,一種加工中心殼體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鈑金1和第二鈑金2,所述第一鈑金1上設有第一連接片5,所述第二鈑金2上設有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二連接片包括第一折彎部601和第二折彎部602,所述第一折彎部601與所述第一鈑金1的側面貼合,所述第二折彎部602與所述第一連接片5貼合,并通過螺絲3和螺母4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鈑金2正對所述螺絲3的位置開設有一方便拆卸所述螺絲3的安裝孔7。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孔7的孔徑大于所述螺絲3頭部的直徑。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瑞數(shù)控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未經(jīng)高瑞數(shù)控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9031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