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連續環式高效厭氧水解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8628.4 | 申請日: | 2012-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50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盛晟;毛加;韓萬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3/28 | 分類號: | C02F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韓小燕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高效 水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厭氧水解池,尤其是一種連續環式高效厭氧水解池。適用于污水處理廠厭氧工藝。?
背景技術
厭氧水解工藝是針對難生化廢水所采用的一種預處理方法,利用兼性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的生物作用把大分子有機物轉化為小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使得難生化的廢水可通過生化出路而達標。
現有厭氧水解池主要采用升流式和推流式,其對進水的耐沖擊性較差,在大水量、水質波動較大的進水條件下運行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工程投入和運行成本較低的連續環式高效厭氧水解池,以對進水進行緩沖,簡化處理流程,提高水解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連續環式高效厭氧水解池,該厭氧水解池呈橢圓形,其特征在于:在厭氧水解池內設有一圈橢圓形的導流墻,該導流墻外側為閉合環式反應渠,導流墻內側為沉淀池,反應渠與沉淀池底部連通;所述反應渠連接進水管,反應渠內設有潛水推進器;所述沉淀池頂部設有排水裝置,底部設置污泥回流泵。
所述排水裝置包括出水渠和集水管,其中出水渠沿沉淀池長軸線布置于沉淀池頂端,出水渠連接出水管;所述集水管均勻布置于沉淀池頂端,集水管出水端與出水渠連通。
所述反應渠底部安裝有曝氣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簡化了處理流程,節省了投資和運行成本。本實用新型中整個厭氧水解池能夠保持一個較高的厭氧污泥濃度,確保了水解效果。由于反應池連續循環的池型,對進水有較好的稀釋和緩沖作用,耐水質沖擊性要大大高于其他種類的厭氧水解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連續環式高效厭氧水解池,該厭氧水解池整體呈橢圓形,并在該厭氧水解池內設有一圈橢圓形導流墻9,導流墻9將厭氧水解池劃分為兩塊區域:一塊為導流墻9外側的橢圓環形閉合式反應渠1,另一塊為導流墻9內側的沉淀池2。本實施例中反應渠1連接進水管6,反應渠內安裝有潛水推進器4和曝氣器5,其中潛水推進器4向反應渠1中的物質傳遞水平速度,從而使被攪動的液體在閉合環式渠道中循環。本例中在沉淀池2頂端設有一條出水渠3,出水渠沿沉淀池2長軸線布置,其一端連接出水管7。在沉淀池2頂端均勻安裝有若干集水管8,集水管8出水端與出水渠3連通。沉淀池2的底部設有污泥回流泵,污泥回流泵可將沉淀池的污泥打到環式的反應渠1中。
本實施例的具體工作原理如下:污水通過進水管6進入反應渠1,在潛水推進器4的推動下,污水在反應渠1內以一條閉合式渠道循環,對污水進行水解,水解后的廢水經反應渠1與沉淀池2底部的連通部位進入沉淀池內進行泥水分離,沉淀池2上部較清澈水體經集水管8收集,匯集至出水渠3并經出水管7派出,沉淀池2中沉淀下來的污泥通過污泥回流泵打到反應渠1中。
本實施例中針對污水處理中難生物降解物質多、氮濃度高的原廢水,將其中難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并同步進行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降低后續處理負荷,并降低脫氮運行費用。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脫氮、水解、沉淀整合在同一單元。以完全混合環流式方式,配合底部微孔曝氣,通過溶解氧控制系統將反應池溶解氧控制在0.2-0.5mg/l范圍內。以潛水推進器保持反應池內的完全混合狀態,提供一個穩定的水解條件和短程硝化反硝化條件。
通過控制水力條件和溶解氧控制,達到同步水解和脫氮的目的,簡化了處理流程,沉淀污泥自動回流,節省了投資及運行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86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井錨固劑安裝裝置
- 下一篇:一種后加預應力拉索加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