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7624.4 | 申請日: | 201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64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合山;鄒文鑌;王曉;龔俊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4;G02B1/00;G02B5/2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謝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積 高分辨率 紅外 光學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成像光學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車載、監控、視訊會議系統的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載、安防、視訊會議用的大視場或中等視場鏡頭普遍存在外形尺寸較大、分辨率低、夜視效果差等缺點。
紅外共焦,是當前車載、監控系統的需要而提出的技術課題。它要求在可見光成像對焦清晰后,切換至紅外波段工作時,無需調整像面位置,即可實現紅外清晰成像的效果。
目前市場上的鏡頭為了提升某一方面的效果,卻犧牲了其他方面。比如為了實現可見、紅外光共焦,就要犧牲可見光波段的解像力;再如,為了增大畫角,往往鏡頭體積就會變大,或提高了成本。
平衡上述缺點的鏡頭,是一個系統協調的過程,也是光學系統設計的重要任務?,F在市場上流行的車載、安防、視訊會議用的中等視場或大視場鏡頭,改善了分辨率卻提高了成本,且體積大。這在使用中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不能滿足消費者對鏡頭的小體積、物美價廉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從物方到像方依次設置的第一枚透鏡1、第二枚透鏡2、第三枚透鏡3、第四枚透鏡4、第五枚透鏡5和感光芯片6,在第二枚透鏡2和第三枚透鏡3之間設有光闌7,所述的第四枚透鏡和第五枚透鏡為膠合透鏡,所述的第一枚透鏡至第五枚透鏡的所有透鏡均為球面透鏡。
如上所述的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枚透鏡1和第五枚透鏡5的焦距為負,且第一枚透鏡為彎月型透鏡,其凹面朝向像方;所述第二枚透鏡2、第三枚透鏡3和第四枚透鏡4的焦距為正。
如上所述的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枚透鏡4和第五枚透鏡5所構成的膠合透鏡的整體焦距為正。
如上所述的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第一枚鏡采用高折射率、低色散的材料,第二枚透鏡采用高折射率、高色散的材料。
如上所述的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在第五枚透鏡與感光芯片之間設有濾光片8。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
1、現有大視場或中等視場鏡頭的體積普遍較大,本實用新型的鏡頭體積小。
2、現有大視場或中等視場鏡頭的周邊分辨率低,本實用新型的鏡頭在整個畫面都能清晰成像,可見光波段的分辨率達到了2M靜態照片,且畫角達到100度以上。
3、現有的車載、安防鏡頭,為了提升紅外效果,或犧牲可見光波段的像質,或者提高了成本,本實用新型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實現了紅外共焦清晰成像,達到日夜兩用的功能。
4、本系統采用全球面玻璃透鏡,光學性能穩定性高、工藝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小體積、高分辨率、紅外共焦的光學系統,本光學系統由5枚以內的全球面玻璃透鏡構成,本實施例中,由5枚全球面透鏡構成。
本光學系統包括有從物方到像方依次設置的第一枚透鏡1、第二枚透鏡2、第三枚透鏡3、第四枚透鏡4、第五枚透鏡5以及感光芯片6。在第二枚透鏡和第三枚透鏡之間設有光闌7。所述的第四枚透鏡4和第五枚透鏡5采用膠合工藝構成的膠合透鏡。所述五枚透鏡均為球面透鏡,所述五枚透鏡的材質均為玻璃。所述第一枚透鏡1和第五枚透鏡5的焦距為負,且第一枚透鏡為彎向像面的彎月負透鏡。所述第二枚透鏡2、第三枚透鏡3和第四枚透鏡4的焦距為正。所述由第四枚透鏡4和第五枚透鏡5膠合而成的膠合透鏡的整體焦距為正。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在可見光波段內,分辨率達到了200萬像素;同時,在由可見波段切換至紅外波段工作時,即在峰值波長為850nm的800nm-900nm紅外波段內,不需要調整像面位置,在全視場內可以清晰成像,實現了日夜兩用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76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軟袋輸液的連接裝置
- 下一篇:桑拿房或遠紅外光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