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牛角型二胡琴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7585.8 | 申請日: | 2012-1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6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大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阡縣泉都民族樂器廠 |
| 主分類號: | G10D3/02 | 分類號: | G10D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5100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牛角 胡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二胡琴筒,屬于樂器領域,具體而言是一種牛角型二胡琴筒。
背景技術
二胡始于唐朝,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樂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樂器(擦弦樂器)之一,而二胡的聲音的優劣,取決于琴皮和琴筒,琴筒作為振動的主體,琴皮作為振動膜,對琴的聲音是否明亮、圓潤、渾厚,都有影響。但現有技術中,難以在保證二胡音質、音色的前提下,進一步有效提高二胡的音量,從而限定了二胡的應用范圍,不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例如對于茶余飯后的即興演奏,由于受環境限制,較小的音量則會使聽眾難以聽到,而單純提高音量又難以避免二胡音質、音色變差,以至于影響聽眾的興致。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牛角型二胡琴筒,該二胡琴筒采用牛角的形狀,利用號角的發聲原理,在保證獨特音質、音色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二胡的音量,從而擴大了二胡的應用范圍,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牛角型二胡琴筒,主要由筒體、琴皮、底托組成;筒體空心椎體,外形呈牛角型彎曲向上,且較大一端端面蒙有琴皮;筒體底部設有底托,筒體弧面與底托平面相切。
所述筒體側面開有音孔。
所述筒體為一完整整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增寬了琴筒的共鳴頻率范圍,能增大音量,同時音色清脆,音質純,靈敏度高,能夠承受大力度的演奏,故而在保證音質、音色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二胡的音量,從而擴大了二胡的應用范圍,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筒體,2-琴皮,3-底托,4-琴桿,5-琴軸,11-音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牛角型二胡琴筒,主要由筒體1、琴皮2、底托3組成;筒體1空心椎體,外形呈牛角型彎曲向上,且較大一端端面蒙有琴皮2;筒體1底部設有底托3,筒體1弧面與底托3平面相切。
由于采用牛角型的琴筒,故增寬了琴筒的共鳴頻率范圍,能增大音量,同時音色清脆,音質純,靈敏度高,能夠承受大力度的演奏,故而在保證音質、音色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二胡的音量。筒體1底部所設底托3可以有效吸收大部分雜音,而由于與筒體1的弧面相切,故而同時不會對音色、音質及靈敏度造成不良影響。
所述筒體1側面開有音孔11。該設置可進一步保證音色、音質,避免末端回聲所造成的雜音。
為進一步去除雜音,所述筒體1為一完整整體。該設置雖使生產較為困難,但由于整體制成,故整個筒體1無縫,可極大程度避免筒體1拼接縫所造成的雜音。所述整體制成,可以由牛角稍作加工而制,也可以由實木雕刻而成。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安裝時,琴桿4一般連通筒體1,并固定底托3,底托3不與筒體1接觸,琴桿4上有琴軸5,琴弦由琴軸5拉至底托3底部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阡縣泉都民族樂器廠,未經石阡縣泉都民族樂器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758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旋轉HDMI接口的迷你播放器
- 下一篇:一種橢圓體二胡琴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