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鋁材與碳纖維材結合的輪圈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3880.6 | 申請日: | 2012-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49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涂季冰;白光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亨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21/00 | 分類號: | B60B21/00;B60B2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長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結合 輪圈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鋁材與碳纖維材結合的輪圈結構,特別是于鋁材框擠制成形時即成形出支肋,配合碳纖維內框硬化成形且與該支肋包覆結合,具有降低不良率及提升結構強度功效。?
背景技術
輕量化為自行車業者所追求的目標,自行車的輪圈結構依材料的不同,通常是以金屬、碳纖維或金屬結合碳纖維等材料所構成,其中金屬材料具有較佳的散熱效果,使金屬材料制成的輪圈兩側可供煞車塊夾持摩擦散熱,然而金屬材料具有重量較重的缺點;碳纖維材料重量輕且結構強度佳、耐沖擊,然而碳纖維材料制成的輪圈兩側因煞車塊夾持時摩擦產生的高溫,而容易產生剝層的缺點,因此由金屬材料結合碳纖維材料制成的輪圈可結合兩者的優點,而具有高強度、輕量化、耐沖擊及散熱性佳等諸多優點,確具有極佳實用性效益。?
金屬材料與碳纖維材料結合制成的輪圈結構,一般常見是將鋁合金材料制成框座狀桿體,并將兩端接合成圈狀,再于鋁材框的內側設有碳纖維材框,形成鋁材與碳纖維材結合的輪圈。?
金屬材料與碳纖維材料結合的輪圈結構,依金屬材框與碳纖維材框間的結合方式,常見者大致可分為嵌接式及貼合式。?
按,現有嵌接式的金屬材料結合碳纖維材料輪圈結構,如中國臺灣第098223508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自行車輪圈結構》,其主要包含有一斷面成U型的外框與內框,外框與內框以同心的方式緊密結合后則形成一完整的自行車輪圈結構;該外框包含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該第一面上沿其中線形成有一輪胎槽,該輪胎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平整的煞車面,該輪胎槽于輪圈成型完畢后供裝設車胎,而煞車面則于煞車時與自行車的煞車塊磨擦提供制動力;該外框第二面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供緊密結合內框端緣的結合槽。?
另一現有貼合式的金屬材料結合碳纖維材料輪圈結構,如中國臺灣第098211957號新型專利所揭露的《自行車輪圈結構》,其包括一外框及一結合于外框內側的內框,其中;該外框兩側各有一相互對應的框邊,該兩框邊內側通過一連結框部作為連結,該兩框邊外側各為一供煞車塊作為摩擦用的制動面;該連結框部兩端各有一連結于兩框邊中間部位的上支肋,該連結框部兩端各另有一連結于兩框邊下方部位的下支肋,且連結框部于兩端上支肋及下支肋之間各形成一散熱空間,另該外框于連結框部的底面形成一供內框連結設置的結合面。?
上述結構中,前者主要是于該外框兩側形成有結合槽,以供與該內框兩側嵌接,使該內框結合于該外框;后者是以碳纖維材的內框與連結框部的下支肋的底部連結設置,使內框與外框穩固貼合結合。?
但是,前者嵌接式的輪圈結構,該外框的結合端緣呈凸出邊框狀,形成薄片狀,由于結合端緣的厚度薄,于外框擠制成形過程中容易因擠制造成變形,且該外框與內框嵌接方式是先將內框兩側嵌接入結合槽,再扳動該結合端緣以貼合于內框側,此一組接方式使得該結合端緣容易損壞,而影響結構強度與安全性;后者貼合式的輪圈結構,該內框與下支肋間呈面的貼合,然而兩者間缺乏穩固的卡合固定部位,因此容易有貼合不良的情況,而于組輪過程中,容易產生內框脫落的缺弊,影響結構強度與安全;故本發明人針對前述問題進一步提供一種可提升結構強度與固定效果的鋁材與碳纖維材結合的輪圈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揭露鋁材與碳纖維材結合的輪圈結構,其包含有:一外框,以鋁材制成框狀桿體,其兩端分別設有一組接端,使兩端的該組接端接合形成圓圈狀,該外框兩側設有相互對應的一邊框,該兩邊框內側連結設有一連結框部,該連結框部與該兩邊框間形成有一輪胎槽,該外框遠離該輪胎槽方向設有至少一支肋;一內框,是以碳纖維材成形的圓框體,并成形于該外框的內側,且該內框包覆結合該支肋;借助上述構件,該外框擠制成形時于內側成形設有支肋,且該碳纖維內框包覆結合該支肋,可穩固結合、降低不良率,整體結構簡單,同時可提升結構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支肋的至少一側設有鉤鉤狀的一凸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該外框遠離該輪胎槽的中央部位設有一支肋,該支肋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凸肋,該內框接近該外框處形成有兩個外側緣與一個第一內側緣,該兩個外側緣與該第一內側緣相互連結且結合于該外框內側,同時該兩個外側緣與該第一內側緣包覆結合于該支肋與該凸肋。?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于該支肋兩側、兩外側緣與第一內側緣間形成有兩個容設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亨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亨利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388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功能混凝土試件劈拉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主體是長方體的粉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