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線路柱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2613.7 | 申請日: | 2012-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88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尚振;王志濤;王霞;李山岡;趙強;李巖;王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萊蕪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張維斗 |
| 地址: | 271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路 動態 無功 補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用于線路柱的動態無功補償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線路柱上高壓無功補償裝置主要由電容器組、開關及控制器等組成,并聯連接于工頻交流三相高壓架空線路上,用來改善功率因數、調整網絡電壓、降低線路損耗。大部分是采用固定接入或手動投切方式接入線路的。
固定接入式的線路補償裝置接入輸電線路后不進行投切,所以裝置結構簡單,投資成本低,綜合造價低,但是也因此無法根據線路無功負荷的需求變化來改變電容器組的無功出力。并聯電容器組的無功出力與系統頻率及電容器端電壓的平方(Qc=2π?CU2)成正比,如果電網電壓運行偏低,無功出力卻大大減少,而電網電壓運行偏高時,又會大大提高電容器的出力,這樣不僅無法調整網絡電壓,還會大大縮短電容器壽命。手動(人工)投切式的線路補償裝置是通過人工控制斷路器的通斷來投退電容器組,此裝置結構也相對比較簡單,綜合造價適中。由于該裝置采用了斷路器投切,所以在進行倒閘操作時,電容器組在投入時會產生大于15倍額定電流的合閘涌流,切除時產生不可避免的操作過電壓。這樣的方式不僅降低了電容器的壽命(約2~5年),還對電網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另外,由于人工投切的不及時性,同樣存在固定接入式的問題。,這是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線路柱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的技術方案,該方案的裝置采用電容器組固定接入,通過電壓調節器調節電容器的端電壓,從而改變電容器的輸出容量。根據Q=2π?CU2原理,電容器組C值總量不變,端電壓從100%U降到50%U時,其輸出容量就可以在(100%~25%)×Q之間變化,極差小,補償精細,期間調壓的過程中不存在合閘涌流,也不產生操作過電壓,對電網無沖擊。
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線路柱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包括微機控制器,本方案的特點是:所述的微機控制器與測量供電線路電流的電流互感器連接,有一電容器通過電壓調節器與輸電線路連接,所述的微機控制器與電壓調節器連接。所述的電壓調節器和輸電線路之間串接有熔斷器。所述的微機控制器還與一個通訊模塊連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于在該方案中電流互感器,可以及時的測得供電線路的電流,并將電流信號傳遞給微機控制器;微機控制器根據系統參數和測得的電流進行分析計算,發出指令進行電壓及無功調節,并且可以通過通訊模塊與上位機通訊;電壓調節器的主要作用是調節電容器端電壓用以改變電容器無功出力,以滿足線路要求。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微機控制器,2為電流互感器,3為電容器,4為電壓調節器,5為熔斷器,6為通訊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線路柱動態無功補償裝置,包括微機控制器1,所述的微機控制器1與測量供電線路電流的電流互感器2連接,有一電容器3通過電壓調節器4與輸電線路連接,所述的微機控制器1與電壓調節器4連接。所述的電壓調節器4和輸電線路之間串接有熔斷器5。所述的微機控制器1還與一個通訊模塊6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萊蕪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山東電力集團公司萊蕪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26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壓入式噴砂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金剛石膜射流拋光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