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效低風阻的高壓發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82358.6 | 申請日: | 2012-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91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偉生;邱萬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法拉第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04 | 分類號: | H02K9/04;H02K1/2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方為強 |
| 地址: | 214072 江蘇省無錫市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低風阻 高壓 發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高效低風阻的高壓發電機。
背景技術
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部分能量轉化為熱能導致發電機內部溫度的升高?,F有的高壓發電機內部的風路設計不盡合理,導致內部溫升尤其是定子鐵心內部溫升較高。如圖1所示,現有的高壓發電機的轉子鐵心5安裝在機座1的轉軸8上,轉子線圈7繞制在轉子鐵心5上;在轉子鐵心5的外周,在機座1內腔固定有定子鐵心3,定子線圈繞制在定子鐵心3的槽形內;轉子與定子之間留有氣隙4。現有的高壓發電機的內部風路的設計思路是冷卻的空氣從機座1兩側的進風窗9進入,對內部發熱元器件尤其是定子部分進行風冷,參見圖1,風路設計的本意希望從I部的大部分冷空氣流向II部,對定子進行冷卻;最后從出風窗10流出。但是實際工作時,由于進風側端部繞組2未密封,I部的大部分冷空氣直接從進風側端部繞組2空隙流至III部,并通過氣隙4與極間間隙15流向后部,不能對定子進行有效散熱;而穿越定子到達II部的空氣也會由于未進行導向,而直接流向V部,不能對出風側端部繞組6進行有效散熱。另外,由于定子鐵心未設置通風道,其散熱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時出風側端部繞組6在端部處未設有支撐,受磁拉力的情況下,容易發生變形,造成繞組燒壞。因此,由于多處存在上述“風短路”現象,造成了散熱效果不理想,發電機內部溫升普遍偏高,尤其是在一些高溫環境下,甚至造成了發電機的過熱燒毀和設備故障。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高壓發電機內部的風路設計不盡合理,導致內部溫升尤其是定子鐵心內部溫升較高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高效低風阻的高壓發電機,從而提高散熱效果,保證發電機長期穩定可靠地運行。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效低風阻的高壓發電機,定子鐵心上設有輻射發散的徑向通風溝;在定子鐵心的進風側端部繞組內設置有端部填塞;在定子鐵心的出風側端部繞組外側設置有環形的擋風板與擋風環,擋風環通過擋風板固定在機座的內壁,在出風窗處安置離心風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通風溝的槽寬為10±2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進風側端部繞組內設置填塞物,在出風側的端部繞組設置擋風板和擋風環,并在定子鐵心上設置有輻射發散的徑向通風溝,從而在發電機內部形成了合理的風路,避免多處發生的“風短路”現象,對內部元器件,尤其是定子部分進行有效地散熱。經試驗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定子鐵心內部溫升低于設計值,溫升的改善效果更明顯,繞組端部溫升正常,在使用過程中不用擔心溫升過高造成電機不良影響;另外,設置繞組的端部支撐,可大大降低繞組因磁路產生的扭矩而遭到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高壓發電機的內部風路結構圖,半剖視。
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風路結構圖,半剖視。
圖4為圖3中B-B截面的剖視圖。
圖中:?1、機座;2、進風側端部繞組;3、定子鐵心;4、氣隙;5、轉子鐵心;6、出風側端部繞組;7、轉子線圈;8、轉軸;9、進風窗;10、出風窗;11、端部填塞;12、通風溝;13、擋風板;14、風扇;15、極間間隙;16、擋風環;17、隔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定子鐵心3被隔片17分隔,形成輻射發散的徑向通風溝12,通風溝12的槽寬為10mm左右。在定子鐵心3靠近進風窗9的一側,在出風側端部繞組6內設置有適形氈材質的端部填塞11;在定子鐵心3靠近出風窗10的一側,在機座1的內壁焊接固定有環形結構的擋風板13,擋風環16固定在擋風板13上,位于出風側端部繞組6的外側。在出風窗10處安置離心風扇14。
實際工作時,在離心風扇14的抽風下,冷風從機座1的非驅動端側板進風窗9處進入,部分冷風經轉子之間的氣隙4及極間間隙15,從III部流向IV部,由于定子鐵心3上開設了多道徑向通風溝12,因此風阻較小,I部的部分冷風流經通風溝12,并經過氣隙4與極間間隙15至IV部,因此可以對定子部分進行及時的散熱,防止其過熱。I部流至II部的空氣,由于有了擋風板13與擋風環16的阻擋,不會發生“風短路”直接被風扇14吸走,只能從出風側端部繞組6的縫隙間通過流至IV部,因而能對該部分進行強行散熱,更好地降低端部溫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法拉第電機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法拉第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823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放電單元
- 下一篇:一種帶多個噴淋層的脫硫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