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翻炒烹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8140.3 | 申請日: | 2012-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2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應高峰;應高波;陳建峰;胡振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樂太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C15/10 | 分類號: | F24C15/10 |
| 代理公司: | 金華科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黃飛 |
| 地址: | 321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翻炒 烹飪 固定 凹凸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尤其是一種用于電動翻炒烹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烹飪方式都需要人工手動翻炒食物,翻炒的過程中,油煙溢出,容易燙傷,對人體和環境均造成損害;翻炒過程中直接敞開鍋蓋或者頻繁揭開鍋蓋翻炒,鍋內熱量容易散失,能耗增加。而電動翻炒烹飪灶利用電機驅動轉軸,轉軸旋轉帶動攪拌槳自動翻炒食物,由于轉軸與鍋體相連,在烹飪過程中,鍋體會隨著轉軸旋轉,因此,必須對鍋體采取固定措施,以保證電動翻炒烹飪灶的使用安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電動翻炒烹飪灶的鍋體會隨著轉軸旋轉的缺點,發明了一種用于翻炒烹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結構,能夠將鍋體定位在灶臺上,保證電動翻炒烹飪灶的使用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施的:一種用于翻炒烹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結構,設置在鍋體與支撐鍋體的灶臺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灶臺上設置有加熱區域,該加熱區域最上層為灶面,所述鍋體放置在灶面上,有一固定圈環繞在灶面的外側,固定圈與鍋體的底部之間設置有相互卡合的凹凸組件。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圈上設置有若干從上邊緣向下凹的凹槽A,所述鍋體下底面的邊緣固定有若干向下凸出的凸塊A;所述凸塊A能夠嵌入凹槽A中。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圈的上邊緣設置有若干向上凸起的凸塊B,所述鍋體下底面的邊緣設置有若干內凹的凹槽B;所述凸塊B能夠嵌入凹槽B中。
作為優選,所述鍋體的底面與灶面接觸。
作為優選,所述灶臺上設置有向上凸起的加熱區域,該加熱區域灶面比周邊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定位鍋體,增加電動翻炒烹飪灶的靈活性和使用便利性,同時,提高電動翻炒烹飪灶的使用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圖中標號為:1、鍋體;2、灶臺;3、灶面;4、固定圈;10、凹槽A;11、凸塊A;20、凹槽B;21、凸塊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翻炒烹飪灶的固定圈凹凸式固定結構,設置在鍋體1與支撐鍋體的灶臺2之間,所述灶臺中間設置向上凸起的加熱區域,該加熱區域最上層固定灶面3,灶面3采用微晶板。
所述鍋體1放置在微晶板上,鍋體1底面與微晶板接觸,并且,鍋體1的下底面邊緣均勻分布三塊向下凸出的凸塊A11。
所述微晶板的外側環繞固定一圈固定圈4,所述的固定圈上、與凸塊A相對應的位置設置下凹的凹槽A,所述凸塊A11嵌入凹槽A10中形成可拆卸連接。
實施例2:
如圖2、3所示,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的區別點在于:
所述鍋體1的下邊緣均勻分布三個向上內凹的凹槽B20,所述固定圈4的上邊緣、與凹槽B20相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向上凸起的凸塊B21,所述凸塊B21嵌入凹槽B中形成可拆卸連接。
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樂太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樂太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81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