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6483.6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6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錦秀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錦秀 |
| 主分類號: | B62H5/02 | 分類號: | B62H5/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樓區博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崢 |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車頭 定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配件,尤其是一種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摩托車或者電動車現在是人類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傳統的摩托車在停車時,首先先鎖上其后輪的車鎖,之后在車把擺動至一定的角度并將車把鎖住,傳統的車頭鎖一般都是設置在摩托車底部,使用者在操作時都需要蹲下身子,十分的不方便,而且設置在摩托車底部的車鎖非常容易被撬開,造成摩托車的丟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迅速快捷的將車頭與車身鎖住且安全性能高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車把上的拉桿、設置在車頭的插銷及設置在車身上的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上設置有適配插銷的插孔,所述拉桿的前后移動帶動插銷的軸向移動,當車頭擺動至存放角度時,所述插銷正對固定裝置的插孔,拉桿的移動帶動插銷伸入插孔實現車頭與車身的定位。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還包括驅動桿及連接桿,所述驅動桿的一端與拉桿相連,連接桿與車頭設置有支點,連接桿可繞支點在車頭上擺動,所述驅動桿的另一端與連接桿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插銷相連。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還包括驅動齒條、連接齒及被動齒,所述拉桿的移動帶動驅動齒條移動,所述驅動齒條與被動齒條與連接齒嚙合,所述插銷固定在被動齒條上。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車頭上設置有拉桿定位裝置,所述拉桿定位裝置包括固定槽,當車頭擺動至存放角度時,所述拉桿正對固定槽,當拉桿卡入固定槽后,插銷伸入插孔。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車頭上還設置有固定鎖,當拉桿卡入固定槽后,固定鎖鎖住拉桿位置。
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車把上設置有旋鈕,旋鈕的轉動帶動拉桿移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新型結構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在停車后,首先將車頭擺動至特定角度,再通過拉桿的移動,帶動插銷的軸向移動,整個插銷穿過固定裝置實現整個車頭與車身的轉向固定,只需在車頭上即可對定位裝置進行操作,簡單方便,而且由于整個系統位于車頭內部,整體不易拆卸,整體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位于正常狀態的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位于固定狀態的主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位于正常狀態的俯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位于固定狀態的俯視圖。
標號說明:1-車把;????11-拉桿;????2-車頭;????21-插銷;????22-驅動桿;????23-連接桿;????231-支點;????3-固定裝置;????31-插孔;????4-拉桿定位裝置;????41-固定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附圖2、附圖3及附圖4,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摩托車車頭定位裝置,包括設置在車把1上的拉桿11、設置在車頭2的插銷21及設置在車身上的固定裝置3,所述固定裝置3上設置有適配插銷21的插孔31,所述拉桿11的前后移動帶動插銷21的軸向移動,當車頭2擺動至存放角度時,所述插銷21正對固定裝置3的插孔31,拉桿11的移動帶動插銷21伸入插孔31實現車頭2與車身的定位。
使用時,首先將車停住并鎖上車鎖,之后將車頭2擺動至一定的角度,即正常摩托車存放時的擺動角度,位于這個位置時,車頭2上的插銷21正對著車身上固定裝置3上插孔31。
拉動車把1上的拉桿11,拉桿11的移動帶動插銷21的軸向移動,當插銷21伸入插孔31時,通過插孔31的限位既能實現車頭2與車身的定位,其中拉桿11帶動插銷21的移動方式有很多種,本實用新型列舉兩種實施方式來說明,具體的:
實施例一,參照附圖1及附圖2,所述車頭2定位裝置還包括驅動桿22及連接桿23,所述驅動桿22的一端與拉桿11相連,連接桿23與車頭2設置有支點231,連接桿23可繞支點231在車頭2上擺動,所述驅動桿22的另一端與連接桿23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桿23的一端與插銷21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錦秀,未經劉錦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64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