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切向連續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6321.2 | 申請日: | 2012-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57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毅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毅明 |
| 主分類號: | F28B1/02 | 分類號: | F28B1/0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3 | 代理人: | 孫愛華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續 螺旋 導流 纏繞 冷凝器 | ||
技術領域
切向連續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屬于管殼式換熱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醫藥生產中氣體冷凝回收大部分采用列管式換熱器,其不足之處是體積大,用材多,安裝不方便,占地面積大,換熱效率低。近幾年逐步由螺旋螺紋管換熱器所替代,其為全不銹鋼制作,體積小,換熱效率是列管式的5~7倍,然而也具有一些缺點,例如大部分化工醫藥廠家使用螺旋螺紋管換熱器時,殼側冷卻水的循環用量少,相比冷凝器設計使用的冷卻水用量少一半甚至只有1/4的用量,這樣殼程流程短,流速低,使得冷凝不徹底,同時由于冷卻水用量少,所以在殼體流速大為下降,由3~5.5m/s,變為0.5~1.5m/s,使得換熱效率下降,換熱功能減退,結垢傾向增大,體現不出該型冷凝器優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提高流速、加長換熱流程、提高冷凝效率的切向連續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切向連續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包括立式的殼體,殼體上端口為進氣口,下端口為出液口,進氣口一側設有冷卻水出水管,出液口一側開設有冷卻水進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軸向安裝有芯軸,芯軸外圍纏繞有螺旋導流板,沿螺旋導流板之間的導流槽纏繞有多條疊加在一起的冷凝管,冷凝管的上下兩端分別與進氣口和出液口相連通;殼體上端部左側水平設有冷卻水出水管,殼體下端部右側水平設有冷卻水進水管,冷卻水進水管和冷卻水出水管分別與殼體外壁相切,使冷卻水沿切向進入殼體并上升。需要冷凝氣體從冷凝管通過并自上而下被冷凝,冷卻水經冷卻水進水管切向圓周進殼體,自下而上流動并吸收冷凝管內氣體熱量后從冷卻水出水管切向圓周流出。
所述的殼體直徑為57~273mm,芯軸直徑為殼體直徑的1/7~1/4。
所述的冷凝管為直徑為8~12mm的細管。
所述的進氣口、出液口、冷卻水出水管和冷卻水進水管的端頭處均安裝有法蘭,利用法蘭連接外部管路。
所述的進氣口、出液口、冷卻水出水管和冷卻水進水管的端頭處均采用螺紋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減少壓降、提高流速、提高換熱系數:在流量一定的情況下,流速與殼體直徑的平方成反比,換熱系數與流速成正比,殼體直徑設計為57~273mm,截面積為原殼體截面積的1/3,流速可提高2~3倍,提高了換熱系數,同時冷卻水出水管和冷卻水進水管均水平向與殼體外壁相切,使冷卻水切向進出,減小壓降,提高流速;
2、加長換熱流程、提高冷凝效率:沿纏繞螺旋導流板的導流槽纏繞多條疊加在一起的冷凝管,需要冷凝氣體從冷凝管通過并自上而下被冷凝,使需要冷凝氣體直線流變為連續螺旋流,殼體冷卻水沿螺旋導流板間流動,使換熱流程加長2~3倍,提高了冷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局部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俯視圖。
其中:1、殼體??2、進氣口??3、出液口??4、冷卻水出水管??5、冷卻水進水管??6、芯軸??7、螺旋導流板???8、冷凝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照附圖1~2:該切向連續螺旋導流纏繞管冷凝器,包括立式的殼體1,殼體1上端口為進氣口2,下端口為出液口3,殼體1上端部左側水平設有冷卻水出水管4,殼體1下端部右側水平設有冷卻水進水管5,冷卻水進水管5和冷卻水出水管4分別與殼體1外壁相切,使冷卻水沿切向進入殼體1并上升,進氣口2、出液口3、冷卻水出水管4和冷卻水進水管5的端頭處均安裝有法蘭,利用法蘭連接外部管路。
殼體1內沿軸向安裝芯軸6,殼體1直徑為57~273mm,芯軸6直徑為殼體1直徑的1/7~1/4。沿芯軸6外圍纏繞螺旋導流板7,沿纏繞螺旋導流板7的導流槽纏繞多條疊加在一起的冷凝管8,冷凝管8為直徑為8~12mm的細管,冷凝管8的上下兩端分別與進氣口2和出液口3相連通。需要冷凝氣體從冷凝管8通過并自上而下被冷凝,冷卻水經冷卻水進水管5切向圓周進殼體1,自下而上流動并吸收冷凝管8內氣體熱量后從冷卻水出水管4切向圓周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毅明,未經李毅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63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