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5071.0 | 申請日: | 2012-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76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向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九洲迪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P5/16 | 分類號: | H01P5/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黃立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寬帶 隔離 功分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通信領域,特別是一種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現有的寬帶功分器的帶寬已不足以滿足更高的需求,而采用傳統技術以增加帶寬卻不可避免的會帶來隔離度指標下降等諸多技術問題,同時現有的寬帶功分器還存在如下問題:
1.????帶寬有限;
2.????重量大;
3.?????一致性差、穩定性低;
4.?????插入損耗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傳統寬帶功分器存在增加帶寬會帶來隔離度指標下降、帶寬有限、重量大、穩定性低和插入損耗高等技術問題,以提供一種帶寬遠超過一般寬帶功分器、重量輕、穩定性高和插入損耗低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輸入端1和輸出端一2之間串接有20-40個阻抗,構成阻抗變換段一;輸入端1和輸出端二3之間串接有與輸入端1和輸出端一2之間阻抗數量和阻抗值均相同的的阻抗,構成阻抗變換段二;阻抗變換段一的每個阻抗后端與對應阻抗變換段二的每個阻抗后端之間均跨接有隔離電阻R。
本實用新型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其中所述輸入端1、輸出端一2、輸出端二3、阻抗變換段一和阻抗變換段二均為微帶線結構,微帶線基板介質的介電常數為2.2。
本實用新型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其中所述阻抗的阻抗值為1/4λ,所述阻抗變換段一和阻抗變換段二的阻抗數量均為32個。
本實用新型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有益效果:
1.帶寬遠超過一般寬帶功分器;
2.結構簡單,重量輕;
3.穩定性高;
4.插入損耗低。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輸入端、2輸出端一、3輸出端二、4?阻抗、R?隔離電阻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詳細結構、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參照附圖1,通過如下實施方式予以說明。
參閱圖1所示,輸入端1和輸出端一2之間串接有20-40個阻抗,構成阻抗變換段一;輸入端1和輸出端二3之間串接有與輸入端1和輸出端一2之間阻抗數量和阻抗值均相同的的阻抗,構成阻抗變換段二;阻抗變換段一的每個阻抗后端與對應阻抗變換段二的每個阻抗后端之間均跨接有隔離電阻R。
輸入端1、輸出端一2、輸出端二3、阻抗變換段一和阻抗變換段二均為微帶線結構,微帶線基板介質的介電常數為2.2。輸入端1、輸出端一2、輸出端二3、阻抗變換段一和阻抗變換段二均為微帶線結構,微帶線基板介質的介電常數為2.2。
頻帶帶寬,即是需要滿足產品標準電性能技術要求的頻率范圍。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工作頻率為0.5GHz~18?GHz。
插入損耗,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之比值,衡量通過功分器時所引起的傳輸損耗。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插入損耗要求小于等于2.8dB,實測小于2.3dB。
隔離度,在輸入端口匹配條件下,各輸出端口的隔離程度,即從某輸出端口輸入信號,從其它某端口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通常以dB?表示。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隔離度要求大于等于18dB,實測大于19dB。?
駐波比,輸入電平功率與輸出電平功率之比值。它主要是衡量功分器通帶內信號是否良好匹配傳輸的一項重要指標。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駐波比要求輸入端小于等于1.7,輸出端小于等于1.5,實測輸入端小于1.6,輸出端小于1.45。?
幅度平衡,為各端口插入損耗或損耗的差值。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幅度平衡要求小于等于±0.5dB,實測小于±0.3dB。
相位平衡,為各端口相移的差值。此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的相位平衡要求小于等于±8o,實測小于±5o。
此功分器所用級數非常多,遠遠超過一般寬帶功分器所采用的級數,因此,此功分器的帶寬也遠遠超過一般寬帶功分器的帶寬。
由上可見,本實用新型的超寬帶高隔離功分器,具有帶寬遠超過一般寬帶功分器、結構簡單、重量輕和插入損耗低等諸多技術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九洲迪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成都九洲迪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50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抗金屬邊框手機的天線結構
- 下一篇:鉛酸蓄電池極群裝配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