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注油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2743.2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24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朝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25/00 | 分類號: | F16N25/00;F16N27/02;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注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種自動注油機,尤指利用分流裝置而能夠自動同時對兩個以上的樞軸管簧進行定時、定量灌注潤滑油動作的自動注油機。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產品如筆記型計算機,具備屏幕相對于主機樞轉功能的設計,都是利用樞軸達成此功效。因此,樞軸是目前市場中需求量相當大的一種零組件產品。
而且對于電子產品來說,筆記型計算機被使用者反復的掀開或閉合的動作,就是對樞軸的磨耗,因此樞軸的設計廠商都會想辦法降低樞軸磨耗的問題,進而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
現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以人工方式在樞軸的管簧內擠入適量的潤滑油,之后再將樞軸的軸體插入樞軸的管簧內完成組裝,以獲得一個具有潤滑油的樞軸,若樞軸具有適當的潤滑油量時,則此樞軸將能夠獲得良好的使用壽命。
但是,實際人工操作擠入潤滑油的動作時,難以控制到每一次的擠壓動作都是完全相同的擠出量,因此,組裝好的樞軸所獲得的潤滑效果并不相同,潤滑油量不足的就會發生磨損過快,壽命縮短的缺點。而要人工控制每一次的擠出量均等時,通常都要靠資深員工的經驗累積,并非每一位員工都能達到相同的要求。
除此之外,由于電子產品被大量的消費者所需求,所以相應的樞軸產量就要提高,但要提高樞軸產量的同時,更難以兼顧前述人工擠入相同潤滑油量的要求,因此,導致廠商生產上的阻礙。
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無法有效的解決與克服,因此本申請人提出本專利申請,以解決前述問題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注油機,注射器通過分流座的輸入孔同時與所述的至少兩個輸出孔相連通的設計,故能夠將潤滑油從輸入孔處平均的從分流座的輸出孔處輸出至注油軸心座的油道入口,因此能夠大幅縮減工時,并提高產能,同時達到定時、定量的自動注油功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注油機,其包括有:
一個基座;
一個設于該基座上的管簧固定裝置,其具有至少兩個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能夠用以固定樞軸管簧;
一個滑設于該基座上且位于該管簧固定裝置一側的注油軸心裝置,其具有至少兩個注油軸管,該注油軸心裝置能夠于一個前進位置與一個后退位置之間移動,當該注油軸心裝置位于前進位置時,該注油軸管伸入樞軸管簧內,當該注油軸心裝置位于后退位置時,該注油軸管移出至樞軸管簧外;
一個設于該基座一側且連接于該注油軸心裝置的分流裝置,其包括有一個環狀分流座與一個設于該分流座上的注射器,該分流座具有一個輸入孔與至少兩個與該輸入孔相連通的輸出孔,該分流座的輸出孔連接于該注油軸心裝置且與該注油軸管相連通,該注射器內容納潤滑油且能夠將潤滑油輸入該分流座的輸入孔內,并通過所述的至少兩個輸出孔而能夠將潤滑油從該輸入孔處平均的從該輸出孔處輸出;
一個滑設于該注油軸心裝置的頂心裝置,其具有至少兩個頂針,該頂心裝置能夠于一個注油位置與一個回復位置之間移動,當該頂心裝置位于注油位置時,該頂針推動該注油軸心裝置內的潤滑油進入該注油軸管內,當該頂心裝置位于回復位置時,該頂針回復至原位。
所述的自動注油機,其中,所述每個輸出孔的孔徑皆相同且所述的輸出孔平均的分布于該分流座的徑向位置上。
所述的自動注油機,其中,該管簧固定裝置包括有一個管簧固定座與一個切換擋件,該管簧固定座固設于該基座上,且該管簧固定座設有所述的至少兩個固定槽,該管簧固定座于該固定槽的兩端分別形成一個開放端與一個封閉端,該開放端能夠供樞軸管簧插入或取出,該封閉端能夠將樞軸管簧限制于該固定槽內,該切換擋件能夠移動的設于該管簧固定座的一側,用以選擇性封閉或開啟該固定槽的開放端。
所述的自動注油機,其中,該切換擋件相對于該管簧固定座的固定槽處設有數個缺口,當該切換擋件的缺口對準該固定槽的開放端時,該固定槽能夠插入或取出樞軸管簧,當該切換擋件的缺口未對準該固定槽的開放端時,該固定槽無法取出樞軸管簧。
所述的自動注油機,其中,該切換擋件的兩端分別開設有一個長條狀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分別穿設有一個限位件,該限位件能夠限制該切換擋件移動時的極限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陸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274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蒸汽疏水閥廢氣利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兩用落地式數碼產品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