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572574.2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45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文濤;李峰;杜彥良;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L1/24 | 分類號: | G01L1/2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纖 光柵 壓力傳感器 | ||
1.一種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體(1),為餅狀筒形結構,其頂部內表面具有直接感受外界土壓力信號的一個承壓膜片(2);?
安裝于盒體(1)內部的兩個支撐軸(4);?
安裝于兩個支撐軸(4)上的兩個L型梁(5),每個L型梁均具有豎直方向部分(6)和水平方向部分(7),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相對且不接觸,使L型梁(5)能夠繞支撐軸(4)轉動一定角度;?
安裝于承壓膜片(2)與兩個水平方向部分(7)的端部之間的中心傳力桿(3),中心傳力桿(3)將承壓膜片(2)的縱向位移傳遞給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的端部;?
安裝于雙L型梁(5)的豎直方向部分(6)的端部檢測土壓力信號的光纖光柵(8),承壓膜片(2)的縱向位移通過中心傳力桿(3)和兩個L型梁(5)被傳遞給光纖光柵(8),使光纖光柵(8)產生軸向應變;?
設置于盒體(1)兩端部側壁的兩個引出小孔(9),光纖光柵(8)的尾纖通過該兩個引出小孔(9)被引出;?
安裝于盒體(1)底部密封和保護盒體(1)內部結構的底板(10)。?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膜片(2)、中心傳力桿(3)和兩個L型梁(5)構成一個縱向-橫向位移轉化結構,當受到外界土壓力時,該兩個L型梁(5)通過旋轉將承壓膜片(2)撓度傳遞給光纖光柵(8),引起該光纖光柵(8)發(fā)生軸向應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軸(4)為階梯狀,以限制L型梁(5)沿支撐軸(4)的平動,使L型梁(5)只有一個繞支撐軸(4)的旋轉自由度,進而提高該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的穩(wěn)定性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的盒體(1)、承壓膜片(2)以及中心傳力桿(3)為一體化設計,以保證外界土壓力所引起的承壓膜片?(2)撓度的剛性傳遞。?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L型梁(5)的豎直方向部分(6)的端部之間還包括一彈性材料,該彈性材料固定兩個L型梁(5)的初始位置,確保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與中心傳力桿(3)在初始條件下緊密接觸。?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傳力桿(3)與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的端部之間還包括一個分載梁(20),且中心傳力桿(3)作用于該分載梁(20)的中心。?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載梁(20)的中心接觸于中心傳力桿(3),分載梁(20)的兩端部分別接觸于一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的端部,承壓膜片(2)的縱向位移依次通過中心傳力桿(3)和分載梁(20)被傳遞至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的端部。?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L型梁(5)的豎直方向部分(6)的端部之間還包括一彈性材料,該彈性材料固定兩個L型梁(5)的初始位置,確保兩個L型梁(5)的水平方向部分(7)與分載梁(20)的兩端部在初始條件下緊密接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8所述的基于雙L型梁的光纖光柵土壓力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材料是可拆卸的,其彈性模量小于光纖的彈性模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257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