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耐酸堿試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1841.4 | 申請日: | 2012-11-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91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磊;范嘉海;王釗;樊星;時孝東;張飛龍;史世毅;程文安;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25010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酸 試驗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耐酸堿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實驗室內做涂膜的耐酸堿試驗時均采用燒杯作為容器,因燒杯為圓形,實驗用的試板貼在燒杯壁上易產生滑動,使試板間相互遮擋,易造成試驗結果準確性較差,且圓形結構的燒杯一次投入的試板較少,一次性做大量試驗時需要較多的燒杯,因而試驗溶液用量也比較大。即采用燒杯作為容器具有以下缺點:1)試板貼在燒杯壁上或相互遮擋,造成實驗結果準確性較差;2)做大量試驗時需要較多的容器和試驗溶液。
申請號為200720003090.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在盛裝物體的盒體,是經木片折起拼組后成型,主要適合在盛裝物體或食品,經設計成特殊式樣后,更可成型為禮品的外盒體,其包括:一底座,所述的底座的邊緣向上折起成型有復數道擋墻;一組以上的組扣部,由至少一公扣與一母扣組成,所述的公扣與所述的母扣可相互扣合,并貼附在所述的至少一擋墻的平面上,其所使用的材料主要為具有適當厚度的包裝材,利用其厚度的特性,經排版裁切成平面,再依預先成型的折線進行拼組后,即可完成。但是這種盒體不適用于耐酸堿試驗。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種耐酸堿試驗裝置,避免了試驗中試板貼在燒杯壁上或相互遮擋對實驗結果準確性的影響,并且減小了實驗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它包括盒體,所述盒體內設有若干用于插接試板的插槽,所述插槽之間互相間隔,所述插槽上端為開口端,下端為封閉端,所述盒體底部為一空腔。本實用新型的插槽內可以插接耐酸堿試驗中所使用的試板;插槽間隔設置,這樣能防止試板與試板之間相互接觸;插槽下端設置成封閉端,這樣能夠防止試板直接插到盒體底部;盒體底部設置成空腔,這樣當插接試板后,盒內的溶液可以自由流動,保持盒內各部位的溶液濃度相同,以減少試驗誤差。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兩側內壁上設有插槽梁,所述插槽梁左右兩兩成對,所述插槽設置在所述插槽梁上。這樣試板的兩側插入左右兩條插接梁的插槽內,受到插槽的限位,固定在盒體內。?
作為優選,所述插槽上端開口,在插槽上端形成所述開口端,所述插槽梁底部設有槽底板,在插槽下端形成所述封閉端。封閉端的設置是防止試板一插到底;當試板一插到底后,會與盒體的底面接觸,并同其他試板在盒體內形成若干獨立的間隔腔,導致試板對盒內溶液流動的阻斷,盒內各部位的溶液濃度會有所不同,造成試驗誤差加大。?
作為優選,所述插槽為長條形槽,所述插槽梁均勻間隔排列。?
作為優選,所述插槽的插接面垂直于水平面。
作為優選,所述耐酸堿試驗裝置整體等厚,并均為PVC材料制成。PVC又稱聚氯乙烯,是一種通用型合成樹脂。是較好的耐酸堿材料。?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為長方形盒體。?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高了耐酸堿試驗的準確性,減小了實驗成本。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附圖1的一種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附圖2中A部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1、盒體;2、插槽;3、空腔;4、插槽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耐酸堿試驗裝置如圖1、2、3所示,包括長方形盒體1,耐酸堿試驗裝置整體等厚,并均為PVC材料制成,盒體1內有多個用于插接試板的插槽2,插槽2之間互相間隔。
盒體1兩側內壁上安裝有插槽梁4,插槽梁4左右兩兩成對,插槽梁4上制有插槽2。插槽2為長條形槽,插槽梁4均勻間隔排列,插槽2的插接面垂直于水平面,插槽2上端開口,在插槽2上端形成開口端,插槽梁4底部安裝有槽底板,在插槽2下端形成封閉端。?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于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或形狀允許有變化。總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包括那些對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顯而易見的變換或者替代以及改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184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