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農田灌溉水源井控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0789.0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91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全祥明;張文靜;卞曉燕;張文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寧天龍管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5/16 | 分類號: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田灌溉 水源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源井用水控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田灌溉水源井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水源井對農田進行灌溉時,由于水源井機房占地面積大且電源、水泵暴露在外部,需在水源井機房進行看護,以防止水泵被盜,第三人意外觸電等意外事件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能夠保護水源及水源井且防盜、安全的農田灌溉水源井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農田灌溉水源井控制裝置,它包括水源井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源井8井口的上部套裝有中空的水源管護器1,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上端部設有管護器端蓋2,在所述管護器端蓋2上固定安裝有射頻控制器3,一水管4穿過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外壁伸入至所述水源井8中且與其內的潛水泵相連通,該潛水泵通過所述射頻控制器3控制,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內的水管4上依次安裝有進排氣閥5和止回閥6。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在所述水源井8的井口處安裝有井口端蓋7。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在所述管護器端蓋2的右端設有與所述水源管護器1相連通的檢修通孔9,在所述檢修通孔9上部設有與該檢修通孔9相匹配的端蓋10。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在所述水管4外表面與穿過的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外壁之間安裝有橡膠圈11。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所述水源井8井口的上部套裝有中空的水源管護器1,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上端部設有管護器端蓋2,在所述管護器端蓋2上固定安裝有射頻控制器3,一水管4穿過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外壁伸入至所述水源井8中且與其內的潛水泵相連通,該潛水泵通過所述射頻控制器3控制,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內的水管4上依次安裝有進排氣閥5和止回閥6;使用時,通過預先設置的磁卡在射頻控制器3上一貼,射頻控制器3啟動潛水泵,水源井中的潛水泵將水抽上來對農田進行灌溉,與此同時,把水源井8中的空氣通過進排氣閥5排出,當要關閉潛水泵時,將磁卡在射頻控制器3上一貼,射頻控制器3關閉潛水泵,又由于在水源管護器1內的水管4上安裝有止回閥6,防止了水管4中的水回流到水源井8內,這樣灌溉農田時無需用人進行看護,降低了成本且實現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能夠保護水源及水源井且防盜、安全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1、2中1、水源管護器,2、管護器端蓋,3、射頻控制器,4、水管,5、進排氣閥,6、止回閥,7、井口端蓋,8、水源井,9、檢修通孔,10、端蓋,11、橡膠圈。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田灌溉水源井控制裝置,它包括水源井8,在所述水源井8井口的上部套裝有中空的水源管護器1,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上端部設有管護器端蓋2,在所述管護器端蓋2的右端設有與所述水源管護器1相連通的檢修通孔9,在所述檢修通孔9上部設有與該檢修通孔9相匹配的端蓋10,在所述管護器端蓋2上固定安裝有射頻控制器3,一水管4穿過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外壁伸入至所述水源井8中且與其內的潛水泵相連通,該潛水泵通過所述射頻控制器3控制,在所述水管4外表面與穿過的所述水源管護器1的外壁之間還安裝有橡膠圈11,在所述水源井8的井口處還安裝有井口端蓋7,在所述水源管護器1內的水管4上依次安裝有進排氣閥5和止回閥6;使用時,通過預先設置的磁卡在射頻控制器3上一貼,射頻控制器3啟動潛水泵,水源井中的潛水泵將水抽上來對農田進行灌溉,與此同時,把水源井8中的空氣通過進排氣閥5排出,當要關閉潛水泵時,將磁卡在射頻控制器3上一貼,射頻控制器3關閉潛水泵,又由于在水源管護器1內的水管4上安裝有止回閥6,防止了水管4中的水回流到水源井8內,這樣灌溉農田時無需用人進行看護,降低了成本且實現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能夠保護水源及水源井且防盜、安全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寧天龍管業有限公司,未經濟寧天龍管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07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