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纜自動張緊控制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70611.6 | 申請日: | 2012-1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08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佃武;丁永成;王威;郭治富;楊敬偉;白桂文;李永安;左崗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3/02 | 分類號: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自動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機械設備液壓控制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纜自動張緊控制閥。
背景技術
傳統上,實現電纜自動張緊液壓控制一般選用大量液壓閥,通過管路進行連接,此種做法不可避免存在管路復雜,容易泄漏等缺點。國外多采用三位六通滑閥配合壓力閥制作成集成閥組,三位六通滑閥閥芯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加工質量難以控制,長時間運行后,閥芯磨損嚴重,控制閥可靠性降低。目前國內正逐步使用此進口控制閥,成本非常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電纜自動張緊液壓控制方式存在或者管路復雜、容易泄漏,或者可靠性低、壽命短、成本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纜自動張緊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塊、單向閥、第一液控換向閥、第一安全閥、第二液控換向閥、第二安全閥,各閥件為螺紋插接于閥塊之上,第一、第二安全閥為直動型溢流閥,第一、第二液控換向閥為二位二通換向閥,所述的閥塊上開有進油口、出油口以及回油口,閥塊上出油口連接驅動滾筒卷電纜的液壓馬達;單向閥的進口與閥塊上進油口連通,單向閥的出口和閥塊上出油口連通;第一液控換向閥的液控口、進口與閥塊上出油口相通,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彈簧腔液控口與閥塊上進油口相通,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出口與第一安全閥的進口相通;第一安全閥的出口與閥塊上回油口相通;第二液控換向閥的液控口與閥塊上出油口相通,第二液控換向閥的進口、彈簧腔液控口與閥塊上進油口相通,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出口與閥塊上回油口相通;第二安全閥的進口與閥塊上進油口相通,第二安全閥的出口與閥塊上回油口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壓力油進入閥塊上進油口P1口,打開單向閥,到達閥塊上出油口P2口,此時一號液控換向閥和二號液控換向閥在液壓力和彈簧力的作用下均處于關閉狀態,壓力油從閥塊上出油口P2進入執行機構,此處二號安全閥起安全卸荷作用;當閥塊上出油口處壓力大于閥塊上進油口壓力時,單向閥關閉,壓力油使一號液控換向閥、二號液控換向閥換向,閥芯處于開啟狀態,閥塊上出油口壓力油流經一號液控換向閥,打開一號安全閥至閥塊上回油口T,閥塊上進油口壓力油流經二號液控換向閥至閥塊上回油口T,此處一號安全閥起溢流備壓作用。
工作過程:當設備向供電電源行進時,壓力油流經電纜自動張緊控制閥中的單向閥驅動液壓馬達,馬達帶動滾筒進行電纜卷起,當設備行走速度慢或停止時,電纜張緊,張緊到一定程度,壓力油卸荷,防止張緊力太大拉斷電纜;當設備遠離供電電源時,電纜從滾筒上被拉出,滾筒拖動馬達反轉,馬達此時功能相當于泵,壓力油流經液控換向閥、安全閥回油箱,安全閥設定一定開啟壓力,因此電纜在被拉出過程中保持有一定的張緊力,同時可以在設備停止時阻止滾筒繼續轉動。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先進性,采用高可靠性螺紋插裝閥設計出符合電纜自動張緊控制的集成閥組,螺紋插裝閥泄漏小、壽命長、價格低廉,閥塊結構簡單、易于加工。電纜自動張緊控制閥可廣泛應用于梭車、錨桿鉆機等電氣驅動的行走設備上,避免了依賴進口的局面,大大節約了成本,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4為圖2的側視圖,
圖中:1-閥塊,2-單向閥,3-第一液控換向閥,4-第一安全閥,5-第二液控換向閥,?6-第二安全閥,7-壓力插銷,8-螺塞,P1-閥塊上進油口,P2-閥塊上出油口,T-閥塊上回油口,A-單向閥的進口,B-單向閥的出口,C-第一液控換向閥的液控口,D-第一液控換向閥的進口,E-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出口,F-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彈簧腔液控口,G-第一安全閥的進口,H-第一安全閥的出口,I-第二液控換向閥的液控口,J-第二液控換向閥的進口,K-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出口,L-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彈簧腔液控口,M-第二安全閥的進口,N-第二安全閥的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706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在自主網絡中的移動終端上群發消息的方法和設備
- 下一篇:隨機耳機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