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簡易高壓液體脹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9530.4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74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湯勇;胡忠海;卿劍波;夏宏榮;劉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39/08 | 分類號: | B21D39/08;B21D53/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簡易 高壓 液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脹管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簡易的高壓脹管裝置,用于對帶翅片溝槽管的裝夾、固定、密封和脹型。
背景技術
隨著石油化工,電力等行業的飛速發展,從而使得管殼式換熱設備有著更加廣泛的應用,這類換熱裝備的管束是由許多的傳熱管子與管板連接而成。目前我國主要使用的是機械脹管連接方法。機械脹管由于受到管徑和脹管器長度的限制,脹接深度和脹管總的長度不易太大且機械脹管管端的泄漏率較高,脹接質量的好壞完全由人為因素決定,對操作工的技能方面要求很高且操作強度大。液壓脹管是利用液壓為動力的脹管方法,即通過在套管內灌注高壓液體而使管子內壁產生靜止均勻內壓使得管壁發生變形,并在流體疲勞載荷作用下能恢復變形。液壓脹管相對機械脹管而言,其脹接應力均勻,脹接長度大、脹接管徑尺寸大、工作效率高,且脹接穩定,工藝成品率高。而液壓脹管的難度在于脹管的過程,必須密封好管子,不允許液體有泄露,同時也要控制好脹接的壓力大小。因此提出一種簡易可靠的高壓液體脹管裝置顯得意義重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出一種沒有液體泄漏,壓力控制良好的簡易高壓液體脹管裝置。
本實用新型將高壓液體與溝槽管密封,利用通入高壓液體使溝槽管脹大,使其表面與翅片緊密連接,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操作方便可靠。本實用新型利用密封壓頭對密封圈進行擠壓,使其產生彈性變形,將管道內部環境與外界環境隔離;并通過調節溢流閥,穩定一定的壓力,對脹型結果進行控制。
本實用新型專利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簡易高壓液體脹管裝置,包括液壓泵、高壓膠管、管道開關、溢流閥、壓力表、接頭、密封壓頭和底座;高壓膠管一端連接液壓泵,另一端與接頭連接;從液壓泵到接頭之間的高壓膠管上依次設有管道開關、溢流閥和壓力表;接頭中心開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設有螺紋,通過該螺紋與高壓膠管2螺紋密封連接;接頭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設有凹形內腔,在凹形內腔設有溝槽,溝槽放置密封圈;
密封壓頭中心設有通孔,通孔內穿過溝槽管,采用釬焊方式將密封壓頭與溝槽管緊固,實現無縫連接;通孔尺寸根據溝槽管管徑確定;密封壓頭設置在接頭的凹形內腔中,封壓頭緊固在接頭上。
為進一步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接頭的一端要候選通過螺栓聯接固定在底座上。
密封壓頭優選通過螺釘緊固在接頭上。
密封壓頭的通孔直徑等于溝槽管外徑。
溝槽為圓環溝槽;溝槽的尺寸參數根據需求調節。
本實用新型密封壓頭通過螺釘緊固在接頭上,其中心位置打通孔與溝槽管相配合,并采用釬焊方式將密封壓頭與溝槽管緊固,實現無縫連接。通孔尺寸根據溝槽管管徑確定。
所述底座用于固定接頭和帶翅片溝槽管,同時防止意外溝槽管飛出,具有一定保護作用。
所述接頭內腔溝槽尺寸參數可根據需求調節,具有一定的柔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1)一種簡易高壓液體脹管裝置將溝槽管密封,利用高壓液體使溝槽管脹接翅片,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操作方便可靠。
(2)本實用新型采用釬焊方式將密封壓頭與溝槽管連接,連接牢固可靠,密封性好,容易實現。其通孔尺寸根據溝槽管管徑確定,可以實現不同管徑溝槽管的脹接,具有一定的柔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裝置實施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圖2是帶翅片溝槽管與液壓管路連接元件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接頭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為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如此。
如圖1、2所示,一種簡易高壓液體脹管裝置,包括液壓泵1、高壓膠管2、管道開關3、溢流閥4、壓力表5、接頭6、密封壓頭7和底座8;高壓膠管2一端連接液壓泵1,另一端與接頭6連接;從液壓泵1到接頭6之間的高壓膠管2上依次設有管道開關3、溢流閥4和壓力表5;如圖3所示,接頭6中心開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設有螺紋,通過該螺紋與高壓膠管2螺紋密封連接;接頭6的一端通過螺栓聯接固定在底座8上,另一端設有凹形內腔,與密封壓頭7配合,在凹形內腔設有溝槽12,溝槽12放置密封圈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95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