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人造石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5620.6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18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夕珺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夕珺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 地址: | 834799 新疆維吾爾自治***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造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體美化和生態凈化的人造石,尤其是用于城市景觀水體美化和凈化,具體涉及一種人造石,該人造石沉于水底覆蓋在淤泥層表面。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各種景觀水體越來越多,景觀水體在給人們帶來親水生活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
部分城市景觀水體具有流動性差、水域面積小、易污染、自凈能力低等特點。水體的自凈能力低,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水質渾濁,藍藻、綠藻等大量生長繁殖。
水體的自凈,除雨水沖刷換水外,主要來自于水生植物的吸收凈化、巖石等表面微生物膜的分解吸收、以及水底淤泥中微生物的分解吸收等。其中尤其是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對吸收水中及淤泥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作用很大;氮、磷等營養物質被水生植物吸收而變少時,藻類的繁殖速度將明顯降低;同時,很多水生植物還能分泌釋放抑藻化感物質,能有效地抑制藻類的繁殖和生長。藻類及水中懸浮物的減少,水質自然就越來越清澈了。
而目前的城市景觀水體,水淺區域很多底層以鋪鵝卵石等石材為主,不適宜種植水生植物;而水深區域能見度很低,使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難以生長。水中水生動物的活動,會使沉淀于底層的絮凝物、顆粒物、淤泥等不斷翻動上浮而懸浮于水體中,進一步影響了水體的能見度。
目前現有的治理方法中,物理化學方法,如使用藥水殺滅藻類及沉淀懸浮物,用泵抽水進行過濾等,長期使用成本較高,長期使用藥水更可能造成新的污染。而目前生態自凈的方法主要有浮板上種植水培、水生植物之類,該類方法多未能有效利用如沉水植物、淤泥等水底部分的自凈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的景觀水體物理化學治理方法使用成本高、同時帶來新的污染;生態凈化方法不能有效利用水生植物導致自凈性能差等問題,提供了一種人造石。
該人造石沉于水底覆蓋在淤泥層表面,可以使水中的絮凝物、顆粒物等沉淀時從人造石的縫隙間沉淀到人造石的下方,從而不再被水生動物等攪動上翻而再次懸浮。
同時,人造石的縫隙間適合種植各種水生植物。人造石如天然卵石和其它石料一樣,可以具備多種外表顏色和光澤,水體較深的區域,如選用色淺、光潔類型的,可以明顯增加光線的反射,從而更有利于水草等水生植物的生長繁殖。在淺水區域,在保留淤泥層的基礎上,也可以種植各種水生植物,還能使水底實現仿鵝卵石鋪設的美觀效果。人造石表面逐漸自然形成或人工促進形成的微生物膜,可以對水中雜質進行有氧分解;人造石下的淤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對雜質進行有效的厭氧分解;水生植物釋放的氧氣溶解在水中,增氧相當于瀑氣,能促進水中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同時也有利于水生動物的生長。人造石的表面,十分適合水底刮食性動物如螺螄等的繁殖和生長,可對凈化水質起到進一步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人造石,所述人造石的形狀為仿天然石材形狀,具有硬質體,硬質體內包含有空腔,空腔上帶有一個通孔,通孔伸出硬質體與外界相通,通孔的端口設有密封塞,空腔內盛裝有調節人造石整體比重的水,人造石的整體比重大于水的比重1小于淤泥層的比重1.25,人造石沉于水中覆蓋在淤泥層表面。
所述的人造石形狀為仿鵝卵石形狀,或仿太湖石形狀、或仿塊狀大理石形狀。
所述的空腔內的水占空腔容積的1%-99%。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人造石可以使景觀水體的水底有鋪設鵝卵石的美觀效果的同時,還可以種植和生長各種水生植物;還可以讓人造石表面附著和生長螺螄等清潔水質的水生動物;還可以在人造石表面自然形成或人工促進形成分解水體雜質的微生物膜;還可以保持淤泥層中微生物分解雜質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一種人造石,其外觀仿鵝卵石或其它形狀,其中間是硬質體1,硬質體1中包含著空腔2,硬質體1的單獨比重大于1,空腔2開有一通孔3與外界相通,通過通孔3向空腔內注入水或注入空氣排出水,來調節本發明人造石的整體比重;通孔3端口裝有一密封塞4,人造石的整體比重大于1可以沉于水底,且整體比重小于通常淤泥層的比重1.25,使其能覆蓋在淤泥層表面,而不至于浮在水面或沉到淤泥下方。
人造石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夕珺,未經周夕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56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語音識別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柵極驅動電路以及移位寄存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