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5541.5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29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洪華;李貴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鈦積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73 | 分類號: | B29C45/73;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賴開慧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屬于模具制造加工成型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改善注塑產品結合線的模具結構,特別適用于觸控屏外殼類的注塑產品。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塑膠注塑模具設計中普遍存在注塑產品易產生結合線的問題,原因在于受產品結構的限制(例如中間有較大孔的面框類結構),往往需要使用多個澆口,越多的澆口造成越多的材料合流點,結合線也就隨之增多,特別是較大尺寸的產品,由于材料流動時間較長、溫度下降過多,會造成很明顯的結合線,嚴重影響產品外觀質量。
目前業界的一般處理方法是使用拭劑進行人工擦拭打磨,但這樣易損傷產品外觀表面,使其失去原有的光澤,且均勻程度較難控制,產品質量很不穩定。雖然也有采用熱流道模具成型或急冷急熱成型技術來改善注塑產品結合線的方案,但這兩種技術方案的模具及輔助設備成本過于昂貴,且維護較復雜,難以應用于對現有模具的改造,很難被推廣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加熱均勻、可有效改善注塑結合線、提高注塑產品表面質量的模具結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模具,至少包括上模仁與下模仁,上、下模仁相配合形成注塑產品的成型空腔,在其中一模仁上還設有一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包括至少一固定安裝在該模仁上的加熱棒、一同樣安裝在該模仁上以監測溫度的溫度檢測器,以及一經連接電線與加熱棒相連接的溫度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棒的固定安裝位置臨近于模具的成型空腔的流道,且固定安裝的加熱棒的數量與模具的成型空腔的流道的數量相關,具體是:在模具的所有兩流道交匯處至少是需要被一根或至多被兩根加熱棒所覆及。因為兩流道交匯處是注塑結合線容易產生的場所,故需使用加熱棒對材料進行加熱,彌補材料在成型空腔的流道中流動時損失的熱量,以免材料溫度過低,熔合不充分而產生注塑結合線,限制加熱棒至多為兩根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出于節約成本方面的考慮,二是防止材料過加熱產生不利影響。
進一步地,在模具的所有兩流道交匯處被一根加熱棒所覆及。此布置形式充分利用熱傳導效應,在覆及所有兩流道交匯處的前提下,每隔一流道間續地設置加熱棒,而無需在全部流道上都布置加熱棒,已布置加熱棒的流道上的熱量會自動向未布置加熱棒的溫度較低的相鄰流道傳遞,同樣能起到較良好的加熱作用,有效地節約了模具成本。
進一步地,所述溫度檢測器是紅外線測溫器。紅外線測溫器將測溫探頭測出的溫度以紅外無線信號方式反饋給溫度控制器,無需線纜連接,簡潔方便。
實際運用中,由于本實用新型將加熱棒固定安裝在模具成型空腔的流道附近并覆及了所有兩流道交匯處,且在注塑過程中根據溫度檢測器的反饋通過溫度控制器及時調整加熱棒的加熱溫度,持續對模具流道進行加熱,保持了模具溫度均衡,使材料在合流時既不會因溫度過低導致產品表面產生結合線、影響表面質量,也不會因溫度過高導致產品表面霧化、光澤度降低。本實用新型簡單有效、改造成本低廉、便于推廣運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某一般顯示器塑膠面框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下模仁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下模仁部分組裝正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模具整體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下模仁部分組裝俯視圖。
圖中?1.上模仁??2.下模仁??31.加熱棒??32.溫度檢測器??320.測溫探頭33.溫度控制器??34.連接電線??4.顯示器塑膠面框??40.結合線??5.進膠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用新型人經過大量實驗,發現注塑產品結合線產生的原因有:1)模具排氣不暢;2)材料熔融溫度低;3)模具溫度低;4)注塑速度和壓力偏小;等等。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注塑時材料在模具的成型空腔的流道內流動時,因模具溫度相對較低,材料熱量不斷損失,以至于在交匯處熔合時,材料因溫度過低熔合不充分,從而產生了注塑結合線。根據模具結構的特點,注塑結合線一般易產生于模具成型空腔的兩流道的交匯處。因此,申請人提出一種改進的模具結構來避免注塑結合線的產生,具體的,是采用如下實施例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鈦積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未經鈦積光電(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55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硅錠翻轉裝置
- 下一篇:一種帶有環形加強筋的對接型合成復合片石塊的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