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有效
申請號: | 201220565527.5 | 申請日: | 2012-10-31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557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發明(設計)人: | 劉拴強;劉立紅;呂學勇;劉凱敬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拴強 |
主分類號: | F24F3/06 | 分類號: | F24F3/06;F24F12/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0012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預冷 溶液 空調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溶液式空氣處理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屬于調濕空調領域,尤其是溶液式空氣處理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溶液調濕空調系統由于在可利用低品位能源、節約能源消耗、保護環境等眾多方面的優點,近年來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現有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中,目前技術比較成熟、應用范圍比較廣的是叉流絕熱型溶液調濕空調系統,然而,叉流絕熱型溶液調濕空調系統的除濕效率、全熱回收效率較低,并且機組結構復雜,造價高,體積龐大,不適用于小空間建筑和住宅等項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濕效率、全熱回收效率高,結構緊湊,造價低,體積小,能夠用于小型辦公樓、酒店式公寓、別墅和普通住宅的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包括除濕冷卻裝置和溶液再生單元,除濕冷卻裝置內設有直接蒸發盤管,除濕冷卻裝置的底部具有進風口,除濕冷卻裝置的頂部具有出風口,除濕冷卻裝置的出風口通過管路與熱濕換熱芯體組件的進風口相連,熱濕換熱芯體組件包括一個以上的熱濕換熱芯體,每個熱濕換熱芯體的底部分別具有進風口,每個熱濕換熱芯體的頂部分別具有出風口,一個熱濕換熱芯體的進風口和另一個熱濕換熱芯體的出風口通過風管相互串聯連成一個除濕換熱通道,每個熱濕換熱芯體的下方分別設有除濕溶液槽,每個除濕溶液槽的下部分別與除濕溶液管路的進口相連,每個除濕溶液管路的中部分別串聯有除濕循環溶液泵和蒸發式板式換熱器的外循環通路,每個除濕溶液管路的出口與安裝在熱濕換熱芯體內上部的噴溶液裝置相連;
所述溶液再生單元包括一個以上的熱濕交換芯體,每個熱濕交換芯體的底部分別具有進風口,每個熱濕交換芯體的頂部分別具有出風口,一個熱濕交換芯體的進風口和另一個熱濕交換芯體的出風口通過風管相互串聯連成一個再生換熱通道,每個熱濕交換芯體的下方分別設有再生溶液槽,每個再生溶液槽的下部分別與再生溶液管的進口相連,每個再生溶液管的中部分別串聯有再生循環溶液泵和冷凝式板式換熱器的外循環通路,每個再生循環溶液泵的出口與安裝在熱濕交換芯體內上部的噴溶液裝置相連;
每個所述蒸發式板式換熱器內的制冷劑循環通路的出口通過管路與壓縮機的入口相連,壓縮機的出口通過管路與每個所述冷凝式板式換熱器的制冷劑循環通路的入口相連,每個所述冷凝式板式換熱器的制冷劑循環通路的出口通過管路與膨脹閥的入口相連,膨脹閥的出口通過管路與每個所述蒸發式板式換熱器的制冷劑循環通路的入口相連;
所述除濕冷卻裝置內的直接蒸發盤管的進液口通過串聯有循環泵的管路與所述膨脹閥的出口端相連,除濕冷卻裝置內的直接蒸發盤管的出液口通過管路與所述壓縮機的入口端相連;
每個所述除濕溶液槽下部的出口分別通過串聯有除濕溶液泵的除濕溶液出口管路與板式換熱器的左換熱通道的進口相連,該板式換熱器的左換熱通道的出口通過管路與一個所述再生溶液槽的進口相連;
每個所述再生溶液槽下部的出口分別通過串聯有再生溶液泵的再生溶液出口管路與所述板式換熱器的右換熱通道的進口相連,該板式換熱器的右換熱通道的出口通過管路與一個所述除濕溶液槽的進口相連;
每個所述再生溶液槽與補水管的出口相連,補水管上串聯有截門或補水閥。
本實用新型的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其中所述熱濕換熱芯體、所述熱濕交換芯體、所述除濕溶液槽、所述再生溶液槽的數量同為2個或3個或4個或5個或6個,所述壓縮機和所述膨脹閥的數量為2個或3個或4個或5個或6個。
與現有的溶液除濕機組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1、除濕及熱回收過程能效比更高。由于除濕、再生熱濕交換芯體采用逆流熱濕交換形式形式,而逆流熱濕交換形式一般要比現有的叉流熱濕交換形式熱濕交換效率高出30%以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帶預冷的溶液調濕空調系統除濕效率,要比現有的叉流絕熱型溶液調濕空調系統的除濕效率高。此外,本實用新型中的全熱回收熱濕交換芯體同樣采用逆流熱濕交換形式,故全熱回收效率高于叉流全熱回收。綜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除濕及熱回收過程更加節能。
2、機組運行更加穩定、可靠。由于全熱回收熱濕交換芯體采用逆流熱濕交換形式熱交換效率,要比傳統叉流熱濕交換形式熱濕交換效率高出30%以上,通過熱濕交換大大降低了新風的能量,故降低了溶液除濕單元的負荷,確保熱泵制冷系統的冷凝壓力控制在可以穩定運行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拴強,未經劉拴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55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燜蝦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營養復合面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