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保護釣魚線的鉛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5122.1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88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廣淮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廣淮 |
| 主分類號: | A01K95/00 | 分類號: | A01K95/00 |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陸淑賢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護 釣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用的鉛墜,特別是涉及一種保護釣魚線的鉛墜。
背景技術
目前,釣魚用的鉛墜,其結構為:它有縱截面形狀大體呈橢圓形的豎直鉛墜主體,鉛墜主體的軸向中心區域開有通孔。
使用時,沿鉛墜主體的通孔直接穿入釣魚線(一般選用細的圓形尼龍線),然后,通過工具(如老虎鉗等)在鉛墜主體的局部(一般為鉛墜主體的中段)施加壓力,讓通孔局部變形以使鉛墜主體夾緊釣魚線,達到將鉛墜固定在釣魚線上的目的。
眾所周知,釣魚線局部受壓后易變形,并因應力集中而受損,以至其強度大幅下降(特別是抗拉強度)。故,所述釣魚用的鉛墜配裝在釣魚線上,在垂釣過程中易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給垂釣者帶來一些遺憾和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保護釣魚線的鉛墜,本鉛墜配裝在釣魚線上,在垂釣過程中不易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給垂釣者帶來方便,也減少了一些遺憾。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保護釣魚線的鉛墜,包括縱截面形狀大體呈橢圓形的豎直鉛墜主體,鉛墜主體的軸向中心區域開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內填充橡膠體,第一通孔內部的形狀與橡膠體的外形相配,橡膠體的軸向中心區域開有圓形第二通孔,鋼絲對折成兩股且自上而下地貫穿第二通孔,鋼絲的具有折環的上端位于橡膠體的上方,鋼絲的呈敞口狀的下端位于橡膠體的下方。
為簡潔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保護釣魚線的鉛墜均簡稱為本鉛墜。
采用以上的技術方案后,第一通孔內填充橡膠體,橡膠體具有彈性,且能產生較大的摩擦力,這樣,可限制或防止橡膠體、鉛墜主體之間的相對滑動;第二通孔為圓形,這樣,較為符合釣魚線的圓形截面形狀,大幅度降低釣魚線的形變幾率;對折成兩股的鋼絲起到在橡膠體內穿引釣魚線的作用。
一般地,單股釣魚線的直徑等于或略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徑。使用時,將釣魚線一端先折彎并與折環掛接,向下拉動鋼絲,將釣魚線從橡膠體的下端拉出(拉動過程中,第二通孔處于擴大的彈性變形狀態)。橡膠體通過第二通孔內壁,對其內的釣魚線施加周向的均衡壓力,以夾住釣魚線。這樣,釣魚線不易變形、無應力集中現象、不易受損,確保了釣魚線的強度。可見,利用橡膠體的彈性,既能將本鉛墜穿裝并定位在釣魚線上,又保護了釣魚線。
綜上所述,本鉛墜配裝在釣魚線上,在垂釣過程中不易出現斷線跑魚的情況,給垂釣者帶來方便,也減少了一些遺憾。
所述鉛墜主體、橡膠體的軸向長度大體相同;第二通孔的直徑等于單股鋼絲的直徑的2倍。
鉛墜主體、橡膠體的軸向長度大體相同,一則可節省橡膠體的用料,二則本鉛墜的外型較為美觀;第二通孔的直徑等于單股鋼絲的直徑的2倍,這樣,便于對折成兩股的鋼絲自上而下地貫穿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為圓孔,橡膠體為圓形桿體。
這樣,鉛墜主體、橡膠體易于加工,成本較低。
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為曲面,且第一通孔的縱截面形狀為非規則的波浪形,橡膠體為與第一通孔相適配的桿體,且橡膠體的縱截面形狀為非規則的波浪形。
這樣,鉛墜主體、橡膠體之間的連接較為緊密,可最大程度地限制或防止橡膠體、鉛墜主體之間的相對滑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分解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穿裝釣魚線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M部局部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參見圖1—4,本鉛墜包括縱截面形狀大體呈橢圓形的豎直鉛墜主體1,鉛墜主體1的軸向中心區域開有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為圓孔,第一通孔11內填充橡膠體2,橡膠體2為圓形桿體,第一通孔11內部的形狀與橡膠體2的外形相配,鉛墜主體1、橡膠體2的軸向長度大體相同。橡膠體2的軸向中心區域開有圓形第二通孔21,鋼絲3對折成兩股且自上而下地貫穿第二通孔21,第二通孔21的直徑等于單股鋼絲3的直徑的2倍,鋼絲3的具有折環31的上端位于橡膠體2的上方,鋼絲3的呈敞口狀的下端位于橡膠體2的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廣淮,未經楊廣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51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飛行昆蟲誘捕裝置
- 下一篇:從手持設備所捕獲的多個圖像進行肖像圖像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