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低功耗微型溫度記錄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4703.3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60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永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永亮 |
| 主分類號: | G01K7/22 | 分類號: | G01K7/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寧波市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功耗 微型 溫度 記錄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度記錄儀,尤其是低功耗微型溫度記錄儀。
背景技術
在食品藥品儲運、博物館文物檔案管理、農業及畜牧業等領域,都需要對其溫度進行長期的監測、記錄和報警。早期對溫度管理多采用人為的管理方法,即工作人員讀取溫度記的溫度值然后手工記錄,這種方法不能實時的監測溫度,浪費人力,也容易產生人為誤差。近年來,出現很多電子式溫度記錄裝置,雖然能夠實時的記錄溫度,但是沒有實時溫度報警提示。這些設備在功耗上沒有得到較好的處理,不能夠在電池供電下進行長期溫度監測。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原因,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低功耗微型溫度記錄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低功耗微型溫度記錄儀,包括溫度傳感模塊、存儲模塊、主控制模塊、時鐘模塊、報警燈、USB通訊模塊,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塊分別與溫度傳感模塊、存儲模塊、時鐘模塊、報警燈、USB通訊模塊連接。主控制模塊按照PC機設定的時間從溫度傳感模塊獲取溫度數據,經轉換后將之存儲到存儲模塊中,如果溫度超過PC機設定的溫度上限或溫度下限則使報警燈有規則的閃亮,當USB通訊模塊與PC連接時,還具有溫度數據下載、歷史回顧、曲線描繪等功能,PC端也可以通過USB通訊模塊設置測溫間隔、報警上下限和測溫延時啟動時間等。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夠實現對不同區域進行溫度采集,且實現了低成本、微型化、超低功耗,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一種低功耗微型溫度記錄儀,包括溫度傳感模塊1、存儲模塊2、主控制模塊3、時鐘模塊4、報警燈5、USB通訊模塊6,其特征在于,主控制模塊3分別與溫度傳感模塊1、存儲模塊2、時鐘模塊4、報警燈5、USB通訊模塊6連接。主控制模塊3按照PC機設定的時間從溫度傳感模塊1獲取溫度數據,經轉換后將之存儲到存儲模塊2中,如果溫度超過PC機設定的溫度上限或溫度下限則使報警燈5有規則的閃亮,當USB通訊模塊6與PC連接時,還具有溫度數據下載、歷史回顧、曲線描繪等功能,PC端也可以通過USB通訊模塊6設置測溫間隔、報警上下限和測溫延時啟動時間等。
溫度傳感模塊1選用了Sensing公司的SJMF5A型NTC熱敏電阻,。測溫采用直流雙臂橋,橋路供電電壓與主控制模塊3的ADC參考電壓相同,這樣可以在計算實測NTC阻值時減小誤差。橋路兩端分別接差分ADC的正負輸入端。通過查表和線性差值可以計算出實測溫度值,分辨率達到0.1?C。存儲模塊2采用Microchip公司的EEPROM24LC256,主控制模塊3按照上位機軟件設定的溫度采集頻率,每隔一定時間進行溫度檢測,并將檢測到的數據存儲到24LC256中。主控制模塊3采用的是C8051F320單片機,內部集成10位A/D轉換器和USB控制器。時鐘模塊4使用主控制模塊3內部定時器、比較器和一個32.768KHz晶振來實現一個廉價且精準的RTC。該晶振接在主控制模塊3的XTAL1和XTAL2之間。XTAL2的輸出一路直接送到比較器CP0的正輸入端,另一路經過一個低通濾波器后送給CP0的負輸入端,作為檢測振蕩信號狀態變化的直流偏置電平。定時器被設置為16位定時器方式,每計4096個數(1/8秒)產生一個中斷。定時器中斷服務程序負責更新秒、分、時和日期的計算。報警燈5采用一個共陽紅綠雙色LED和一個橙色LED。當溫度超出預先設定的溫度上限或下限時,在不同報警情況下兩種LED每隔10s分別以不同的頻率進行組合閃爍。USB通訊模塊6由FT245AM實現,完成USB協議和并行I/O協議轉換,采用總線供電方式,USB電源端加磁珠和電容等去耦合抗干擾電路,FT245AM的DO-D7口接單片機的P0口,以P2輸入和輸出數據,WR、RD、TXF和RXF四個控制端接單片機的P2口,通過該控制端控制數據的傳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永亮,未經徐永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470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