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視頻能見度檢測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3124.7 | 申請日: | 2012-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79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任冰;范德日;張彤;張雪松;曲喆;鄭學明;周剛;王亮;宮賜祿;姜曉丹;蔡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金洋集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17 | 分類號: | G01N21/17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杰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孫國瑞 |
| 地址: | 118008 遼寧省丹東***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視頻 能見度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象能見度檢測儀器,具體說涉及一種利用公路系統視頻監控終端和輔助燈光相結合的方法測量氣象能見度的檢測儀。?
背景技術
能見度是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有重要影響的氣象因素,隨著交通科技的發展,對路況監控攝像機實時傳回的視頻圖像進行分析處理確定路況能見度距離的方法已經成為能見度測量的發展趨勢。目前?,國內外對能見度的觀測方法分為人工目測和器測兩種。其中器測設備多種多樣,檢測原理也各不相同,傳統的射式、散射式能見度儀成本高,直觀性差,而利用視頻測量和人工觀測相比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并且,成本低廉。射式通過光束透過兩固定點之間的大氣柱直接測量氣柱透射率?,以此來評估能見度值?,這種方法要求光束通過足夠長的大氣柱?,而在雨、霧等低能見度天氣?,又會因水汽吸收等復雜條件造成較大誤差?,因此局限性很大。散射式則是通過激光測量大氣消光系數的方法來推測能見度?,相對而言較為客觀和準確?,但這種方法的使用目前還僅限于少數研究部門。這是因為激光雷達不僅成本昂貴,維護費用高,操作復雜?,而且在雨天、霧天也難以進行正常觀測。因此?,改進乃至革新能見度探測技術仍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課題。傳統的視頻能見度檢測多采用道路標線作為參照物,通過在不同霧天的道路標線在圖像中的有效檢測長度來計算能見度。此種檢測方法易受到多種復雜天氣和環境(如雨雪天氣對道路標線的覆蓋,道路翻修改建、道路標線磨損等)的干擾。同時,夜間檢測精度也是視頻類能見度檢測設備共同面臨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氣象能見度檢測儀器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體積小、價格低廉、穩定性好、精度高,架設在高速公路路側的視頻能見度檢測儀。?
解決上述具體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
一種視頻能見度檢測儀,其特征是:在機殼內裝有外接視頻接口1、工控板2、視頻采集卡3和電源4,工控板2通過固定工控板銅柱5與彎板14連接,視頻采集卡3通過固定視頻采集卡銅柱6與彎板14連接,視頻采集卡3與視頻采集卡接口9連接,視頻采集卡接口9通過視頻線10與外接視頻接口1連接,工控板2通過電源線8與電源4連接,在靠近電源4的機殼處設有開關12和外接電源接口13,電源4通過開關電源線11分別與開關12和外接電源接口13連接,電源線8與設在工控板2外部頂端處的工控板電源接口7連接,在機殼外部設有視頻攝像頭15,工控板2與視頻攝像頭15的信號輸出線16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的、較為經濟和客觀的能見度探測儀器,利用公路系統視頻監控終端,通過對實時視頻圖像的分析處理,獲取實時的監測區域能見度指標,并將能見度分析處理結果進行本地存儲和通過網絡對外發布,用以解決高速公路視頻監控數據無法回傳至監控中心的情況,成本低;使用輔助燈光?,解決夜間分析難題;無特定標志物,安裝施工方便;由于采用專用氣象能見度算法,模擬人眼視覺基于檢測區域內物體清晰度來確定,所以能見度檢測值基本可以不受道路標線或視頻檢測區域內標識物的影響,測量范圍可達0-3000米,夜間也可得到較為理想的能見度檢測效果,消除車、陰影變化、汽車燈光等干擾因素;通過架設本裝置,可以在任意安裝有視頻監控的布控點進行能見度區域檢測,實現高速公路多點分布式能見度檢測,可以在無人值守的野外環境下長時間穩定工作,從而確保視頻能見度檢測數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1的B-B剖面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專用氣象能見度算法軟件流程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視頻攝像頭的現場安裝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輔助燈光設備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夜間檢測效果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視頻能見度檢測視頻數據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金洋集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遼寧金洋集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31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聲接收裝置
- 下一篇:一種燒結環冷機低溫段余熱梯級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