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直流電表板卡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62195.5 | 申請日: | 2012-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73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阮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1/04 | 分類號: | G01R11/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126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電表 板卡 模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表板卡模塊,尤其是有關具有獨立電源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直流供電的應用,直流電表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計量裝置,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國家已將新能源建設作為發展戰略,智能電網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直流計量的場合將越來越廣泛,直流計量的需要將越來越迫切。為了滿足電能信息采集和智能電網建設的需要,并規范直流電表技術要求,直流電表板卡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直流電表板卡能夠針對直流電流進行有效檢測及信息收集。然而,如何有效進行多個直流電表卡之間進行合理安排,使其高效準確的工作是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各個板卡間以及與主卡間可以做到電氣上的絕對隔離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
為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直直流電表板卡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CPU主卡及多個直流電表板卡,所述直流電表板卡間使用隔離的IIC總線進行通信,所述直流電表板卡負責電能參數的數據采集,所述CPU主卡負責將所述直流電表板卡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存儲。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每張直流電表板卡上均設置獨立的電源模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每張直流電表板卡的電源電路中設置過壓保護電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每張直流電表板卡的電源電路中設置反向輸入保護電路。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CPU主卡可以完成8張所述直流電表板卡的數據處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各個板卡間以及與主卡間可以做到電氣上的絕對隔離。同時可配置不同直流電表板卡的電源,實現多電壓輸入場景下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有關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的電路圖。
其中,附圖標記為:
直流電表板卡模塊,100;直流電表板卡,101;CPU主卡,102。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例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例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參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100包括電源,CPU主卡102有直流電表板卡101,所述直流電表板卡101間使用隔離的IIC總線進行通信,所述直流電表板卡101負責電能參數的數據采集,所述CPU主卡102負責將所述直流電表板卡101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存儲。直流電表板卡101是針對直流屏、太陽能供電、電信基站、地鐵等應用場合而設計的,可測量直流系統中的電壓、電流、功率、正向與反向電能,可通過任意的擴展,集中對于多供電回路的直流用電狀況集中采集。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提供的直流電表板卡模塊100中,每張直流電表板卡101上均設置獨立的電源模塊。另外,在所述每張直流電表板卡101的電源電路中設置過壓保護電路,當然所述過壓保護電路在不必要時也可以不設置。另外,在所述每張直流電表板卡101的電源電路中還可以設置反向輸入保護電路,當然所述反向輸入保護電路也可以不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單個直流電表板卡101最多可完成8路直流回路的采集。整個系統CPU主卡可完成最多8張直流電表板卡的數據處理。
直流電表板卡101工作用電直接采用采樣電壓輸入。每張板卡上均配置了獨立的DC-DC電源模塊,將48V電源轉換為單片機系統所需的5V、3.3V電源。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新宏博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621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