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噴漿機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9600.8 | 申請日: | 2012-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68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彭文;王之仿;成隆;徐仲東;何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5/02 | 分類號: | E21F5/02;E21F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紅 |
| 地址: | 23200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漿 除塵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噴漿機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在井下,噴漿機在使用中因上料、攪拌及噴漿等操作,會造成大量的粉塵飛散,對人的身體造成很大傷害。因此,在噴漿機使用時,須配套設有除塵器。
現有技術中,在井下的噴漿機與除塵器大都是分離的,且所使用的除塵器多采用電力作為動力源,通過電機旋轉做功產生較強的吸附力吸收含塵空氣,再通過除塵器中過濾設備將含塵空氣中的粉塵分離出來,實現除塵。
但是,在煤礦井下,由于防爆要求高,這種以電力作為動力源的除塵器需要設置多重安全防護,造成體積龐大笨重,適應性差;而且,當距離電源的較遠的場合無法適用,從而增加了設備的附加投入,且使用不方便,同時產生的噪音也比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噴漿機除塵系統,無需為除塵器單獨提供電能,且使用方便,適應性強。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噴漿機除塵系統,包括一用于罩設噴漿機粉塵發生裝置的粉塵收集罩、一噴射器和一用于將粉塵轉以排塵裝置;
粉塵收集罩上開設有用于添加原料的進料口、供噴漿管穿出的通過孔,以及粉塵收集口;噴射器具有一工作介質入口、一引射介質入口和一混合氣體出口,工作介質入口處設置有拉瓦爾噴嘴,靠近混合氣體出口處設置有擴壓器;工作介質入口用于與壓力風供應系統相連,噴射器的引射介質入口與粉塵收集口通過第一管路相連,噴射器的混合氣體出口與排塵裝置的輸入口相連。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噴漿機包括用于將攪拌好的漿料噴出的噴漿裝置,噴漿管與噴漿裝置相連通,噴漿裝置還具有一用于與壓力風供應系統連接的供風管,且噴射器的工作介質入口通過第二管路與供風管相連通。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粉塵收集罩的頂部和底部分別開設有一粉塵收集口,兩個粉塵收集口分別通過收集支管連接至第一管路。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第二管路通過一三通接頭分別與供風管和壓力風供應系統相連通,在供風管路上、且在三通接頭與噴漿機之間設置有第一控制閥,在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第二控制閥。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排塵裝置包括一箱體,輸入口開設在箱體上,箱體底部開設有排渣口;在箱體頂面上固定穿設有一用于與供水系統連接的水源接頭,在水源接頭底部、且在箱體內部固定設置有噴淋管,噴淋管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噴頭。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排塵裝置的箱體呈長方體狀,噴淋管沿箱體的長度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排塵裝置的輸入口位于箱體的一個沿箱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側壁上,箱體另一個沿箱體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降低噪聲的消音器。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排塵裝置在箱體設置有至少一對立板組,每對立板組包括垂直延伸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分別與兩個沿箱體的長度方向延伸的側壁固定連接,且每對立板組的兩個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同側固定設置有至少一個的、沿垂向延伸的分立板。
如上所述的噴漿機除塵系統,其中,粉塵收集罩還包括底部的、用于圍設在粉塵發生裝置周圍的底部粉塵收集裝置,以及頂部的、扣設在底部粉塵收集裝置上的頂部罩體,頂部罩體和底部粉塵收集器上分別設置有一個粉塵收集口。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噴漿機除塵系統,通過粉塵收集罩收集含有粉塵的空氣,并將收集到的粉塵和高壓空氣分別輸入到噴射器,以將粉塵有效吸入到噴射器中、再將含粉塵空氣轉入排塵裝置轉化成渣狀排出,不需要為除塵器額外提供電力作為動力源,除塵效果好,且整體系統體積更小、系統適應性強,也方便易搬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噴漿機除塵系統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噴射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噴漿機除塵系統的工作原理圖;
圖4A為圖1中排塵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側視圖;
圖4B為圖4A的俯視圖;
圖4C為圖4A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粉塵收集罩;????11-粉塵收集口;????2-噴射器;
21-工作介質入口;?22-引射介質入口;??23-混合氣體出口;
24-拉瓦爾噴嘴;???25-擴壓器;????????26-第一管路;
27-第二管路;?????28-第一控制閥;????29-第二控制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9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排氣波紋管
- 下一篇:煤礦開采中的懸移支架調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