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表的智能封印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7554.8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62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文;童培華;沈斌;徐新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州電力局;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3/03 | 分類號: | G09F3/03;G01R11/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3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表 智能 封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表封印,尤其是一種電表的智能封印。
背景技術
電表封印是防止竊電的裝置,傳統的封印由鉛質材料或塑料化工材質制作成一定形狀,通過夾制的方式將所需固定的封線牢牢固定在封印上。這樣結構的封印,結構非常簡單,只依靠材料的物理特性維持固定狀態。該種封印存在易變形、容易被人仿冒和啟封的缺點,而且這種被動式的封印,只有在工作人員檢查時才會發現是否被改動過,不能夠及時準確地發現封印被改動的情況,存在較大的滯后性。為此有申請號為200820169770.9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實時報警封印,這種實時報警封印自帶一個電源,并且設有電子控制器和無線發射器,當封線有被改動時就可以通過無法發射器發出報警信號,但是由于封線規格不一,為便于安裝,封線往往比較長,因此要將封線連接在一個作為收線裝置的導體轉軸上,在導體轉軸帶動下收縮封線,并且由一個止退裝置防止封線退回,而導體轉軸和止退裝置體積較大,導致整個封印體積也較大,結構也較為復雜,這些都增加了封印的成本。
同時,電表封印的殼體是自出廠之后是不可開啟的,因此上述的實時報警封印自帶的電源自出廠之日起就是處于工作狀態的,而電源是無法更換的,電源耗完電能,整個封印就要丟棄,所以要減少電源的電能在未接入電表之前的損耗。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表的智能封印,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同時還可以減少封印自帶電源在未接入電表之前的損耗。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表的智能封印,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內設有電子控制器、和電子控制器相連的無線發射器以及與所述電子控制器連通的封線,所述的電子控制器帶有一個電源,所述的殼體上設有穿過封線的兩個封線孔,殼體內設有連接電子控制器的只進不出的接插裝置,所述的封線包括了固定端和接插端,所述的封線的接插端插入所述的接插裝置。封線和電子控制控制器采用了接插方式連接,這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連接可靠,在安裝時,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用長度的封線,省去收線裝置,節約了成本,減小了封印體積。
所述的封線的接插端包括信息線和信息線連接頭,所述的信息線和信息線連接頭聯為一體,所述的信息線連接頭插入接插裝置。
所述的接插裝置包括一連接了電子控制器電路的信息線連接座,所述的信息線連接座上設有一倒刺口,在倒刺口邊沿設有倒刺片。在倒刺片的作用下,插入倒刺口的信息線連接頭只能伸進不能被拔出。
所述的信息線連接頭的頭部呈錐形,其最大直徑大于所述的信息線的直徑并形成臺階。信息線連接頭錐形的頭部可以方便其插進倒刺口,同時所述的倒刺片可以抵在臺階上,使得封線更加難以被拔出來。
所述的電源上設有一開啟裝置。
所述的開啟裝置包括開啟按鈕、觸動片和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連接在電源上并開有一導電孔,所述的觸動片連接電子控制器電路并設有一觸動頭,所述的開啟按鈕可按動觸動片使得觸動片上的觸動頭進入導電孔。
所述的觸動片為一導電彈片,所述的觸動頭呈鉤狀,其張開幅度大于所述的導電孔的直徑。開啟按鈕按下觸動片,觸動片上的觸動頭就伸進了導電孔內,此時電源就被啟用了,觸動頭的鉤狀設計使得電源一旦被接通之后就保持永久接通直至耗盡電能。
所述的殼體上設有穿過開啟按鈕的開關孔。
所述的殼體為圓形。采用圓形結構以達到美觀和有效利用空間的效果。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封線以接插的方式和電子控制器電路連接,并且設有倒刺結構,封線只進不出,結構簡單,連接牢固,省去了其他的收線裝置,節約了成本,減小了封印體積;設置了開啟裝置來啟用電源,使得電源在未接入電表之間是空閑的,減少了損耗。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封線接插端的連接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帶的電源以及開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州電力局;國家電網公司,未經湖州電力局;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75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