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制動硬管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6928.4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78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童成前;江軍;閻成;曹廣雷;席玉嶺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9/00 | 分類號: | F16L9/00;F16L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黃燦;安利霞 |
| 地址: | 10002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制動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產品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汽車制動硬管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制動管路,一般由制動硬管和制動軟管組成;對于輪邊,相對運動較大,則采用制動軟管;對于車身部分,則采用制動硬管。有車架的車型,常在車架上設有固定點,一般從ABS(ESP)到該固定點采用制動硬管,從該固定點到輪邊采用制動軟管。因為ABS(ESP)安裝于車身上,車身與車架具有不同的振動頻率,從而導致制動硬管兩端具有不同的振動頻率;為了消除這種不同振動的影響,保證制動硬管兩端連接處的穩定,從而保證汽車制動系統的穩定工作,常在制動硬管上設計一些減振結構。目前大多車型的制動硬管采用螺旋結構來解決此減振問題,但是這種結構需要相對較大的布置空間,不利于多條制動硬管的并排布置;對于管路布置空間極小的情況,這種結構在單根制動硬管上也無法采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制動硬管總成,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制動硬管布置空間大,布置多條制動硬管受阻的難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制動硬管總成,包括依次連接的前接頭、硬管、及后接頭。
其中:所述硬管包括硬管前段、硬管后段及設在該硬管前段和硬管后段之間的硬管減震段。
其中:所述硬管減震段呈U型和反U型交替變化的形狀,由硬管往復折彎而形成。
其中:所述前接頭和后接頭設有外螺紋結構。
其中:所述前接頭和后接頭的材質為冷鐓鋼或冷拉鋼。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該實用新型的汽車制動硬管總成,由于硬管減震段采用U型和反U型交替變化的結構,有效克服汽車制動硬管設計布置空間較小的問題,減少硬管總成與其他部件的干涉;由于U型和反U型結構為空間變化結構,具有良好的減振效果,又由于U型管和反U型管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規律性,所以該汽車制動硬管總成易于制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軸測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硬管的示意圖;
圖3為圖1的硬管的示意圖;
圖4為圖1的硬管的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前接頭;
2:硬管前段;
3:硬管減震段;
4:硬管后段;
5:后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制動硬管布置空間大,布置多條制動硬管受阻的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制動硬管總成。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制動硬管總成,包括依次連接的前接頭1、硬管及后接頭5;其中,所述硬管包括硬管前段2、硬管后段4及該硬管前段2和硬管后段4之間的硬管減震段3。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硬管減震段3呈U型和反U型交替變化的結構,有效克服汽車制動硬管設計布置空間較小的問題,減少硬管總成與其他部件的干涉;由于U型和反U型結構為空間變化結構,具有良好的減振效果,又由于U型管和反U型管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規律性,所以該汽車制動硬管總成易于制造。
優選的,所述U型和反U型結構的數量分別為2個,當然這種數量也不限于是2個,由硬管的總長度或者安裝空間的需要,可以是4個或者6個等。
所述前接頭1和后接頭5設有用于連接的外螺紋結構,前接頭1和后接頭5的材質為冷鐓鋼或冷拉鋼。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制動硬管總成,可以水平、豎直或斜向地安裝,隨汽車車體空間結構而定,由于硬管減震段呈U型和反U型交替變化的結構,有效克服汽車制動硬管設計布置空間較小的問題,減少硬管總成與其他部件的干涉;由于U型和反U型結構為空間變化結構,具有良好的減振效果,又由于U型和反U型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規律性,所以該汽車制動硬管總成便于制造。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69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