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提撈采油抽子用金屬橡膠復合膠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5323.3 | 申請日: | 2012-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07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鄒龍慶;付海龍;王玥;馮志鵬;鄒淑君;時培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33/12 | 分類號: | E21B33/12;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318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油 抽子用 金屬 橡膠 復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陸地油田低產井撈油式抽油機抽子的密封部件。
背景技術
在陸地油田低產井采油過程中,利用撈油抽子替代抽油機進行抽提油液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機械采油方式。該種方式下,主要是利用在上提油液過程中使得膠筒以上充溢井筒的油液整體被提撈至井上,由此可見,提撈采油抽子的關鍵部件就是密封膠筒。但經過較長時間的現場應用后,發現存在以下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抽子上下抽提循環過程中,被擠壓的橡膠材料與井壁反復摩擦,極易磨損變形,加之井壁附著石蠟、高凝油液,被抽提油液很可能會夾雜沙粒、巖屑等顆粒物,使得承擔密封功能的橡膠筒很快失效,造成單井作業需多次更換膠筒,不但增加了勞動強度和成本,而且影響了抽撈生產效率。因此,如何提高抽子密封膠筒的使用壽命以及密封性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撈采油抽子用金屬橡膠復合膠筒,該種金屬橡膠復合膠筒不但密封性能良好、耐磨損,而且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在使用時可多個串聯安裝于抽子芯軸上,大大提高了抽子工作的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該種提撈采油抽子用金屬橡膠復合膠筒,包括一個球形膠筒,所述球形膠筒中空,其上下端對稱開口;球形膠筒的筒壁內有經硫化后嵌合的金屬骨架,所述金屬骨架采用金屬牌號為0Cr18Ni9Ti的不銹鋼絲纏繞而成,所述不銹鋼絲的絲線直徑范圍在0.05毫米~0.2毫米之間。
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種膠筒選取金屬牌號為0Cr18Ni9Ti的不銹鋼絲,通過纏繞沖壓工藝制備成金屬骨架,將其硫化到傳統橡膠中,制備成中空的球形膠筒,不銹鋼絲線在膠筒表面呈現微露狀態,在不影響橡膠密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橡膠表面抗磨能力,同時金屬絲線柔韌、編制均勻的特性避免了循環摩擦對井壁的刮磨。本種膠筒將傳統橡膠的密封優勢與金屬材料相結合,形成剛柔相濟的復合結構,加工工藝成熟、易行。而且在使用時,結構簡單易于安裝,在使用時可多個串聯安裝于抽子芯軸上,大大改善了抽子整機的可靠性能,減小了膠筒表面磨損,提高了膠筒承載能力,保證了提撈采油抽子的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顯示本實用新型附著有膠粒層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與抽子結合采用裝配方案1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與抽子結合采用裝配方案2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中1-球形膠筒,2-金屬骨架,3-膠粒層,4-上接頭,5-抽子本體,6-膠筒串,7-進油口,8-下接頭,9-壓盤,10-擋盤,11-固定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至圖2所示,該種提撈采油抽子用金屬橡膠復合膠筒,包括一個球形膠筒1,其獨特之處在于:所述球形膠筒1中空,其上下端對稱開口;球形膠筒1的筒壁內有經硫化后嵌合的金屬骨架2,所述金屬骨架2采用金屬牌號為0Cr18Ni9Ti的不銹鋼絲纏繞而成,所述不銹鋼絲的絲線直徑范圍在0.05毫米~0.2毫米之間。
不銹鋼絲的纏繞和沖壓條件取決于膠筒在使用時的變形和剛度條件,保證制備后的球形膠筒具有適度的彈性變形,金屬絲線在膠筒表面呈現微露狀態,在不影響橡膠密封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橡膠表面抗磨能力,同時金屬絲線柔韌、編制均勻的特性避免了循環摩擦對井壁的刮磨。
另外,為提高膠筒彼此之間的對正度,還可以如圖3所示,使得所述球形膠筒1的上、下端對應開口處為平面,分別附著有膠粒層3,這樣,上下2個膠筒之間的結合會更加緊密。
或者采用以下方式:使球形膠筒的上、下端對應開口處為平面,而分別附著有極性相反的永磁體顆粒層,這樣雖然增加了制造成本,但是結合效果會非常好。
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抽子上的裝配方案一如圖4所示,上接頭4上的球頭通過卡箍與鋼絲繩連接,實現整個抽子的提撈。在抽子本體5上安裝由若干球形膠筒構成的膠筒串6,井底油液通過進油口7進入抽子凹槽充溢包括膠筒在內的井筒腔體。當抽子上提時,進油口關閉,在油液重力和液體壓差作用下,膠筒被擠壓、擴充,膠筒表面與井壁接觸實現密封,抽子將整個油柱提撈托至井口,并將油液排出,抽子再下行至井底,往復循環上述提撈采油過程。在此過程中,球形膠筒始終與井壁摩擦,橡膠與金屬橡膠復合材料結構有效的實現了密封和承載作用,并具備了較強的耐磨能力。
裝配方案二如圖5所示,上接頭上的球頭仍通過卡箍與鋼絲繩連接實現整機提撈。在抽子本體5上光套一個壓盤9,壓盤下串聯安裝膠筒串6,膠筒間用擋盤10隔開,底端固定頭11采用螺紋固定。抽撈作業時,將整個抽子通過鋼絲繩沉沒至井底油液液面以下,當抽子上提時,膠筒在壓盤重量壓迫下被壓擠變形,使得膠筒表面與井壁充分接觸實現密封,壓盤以上的油柱被抽子整體托至井口,如此往復實現提撈采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石油大學,未經東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532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砂布絲輪分條機
- 下一篇:一種具有后跟防磨結構的輪滑鞋鞋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