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水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3523.5 | 申請日: | 2012-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10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秦伯進;黃剛;徐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兆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4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水 冷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油水冷卻裝置,具體說是一種針對發熱量大、使用安全性能要求高的設備設計的油水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新技術的研究發展和工業化生產,設備的工作功率不斷增大,有效散熱已經成為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和性能正常發揮的重要基礎。其中,電力行業的高壓及特高壓直流輸電、柔性輸變電、風力發電、核電等技術領域,對冷卻技術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傳統的冷卻方式不外乎風冷、水冷或兩者的結合,風冷大都采用強迫進風冷卻,在冷卻效率上不能滿足大功率設備的散熱要求,且需要較大的冷卻空間,冷卻設備體積大,占用空間大;水冷以及冷卻液冷卻雖然能滿足大功率設備的散熱要求,但在設備整體內的綜合散熱上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風冷和水冷結合冷卻,如專利號為201120085378.8公開的一種汽車自動變速器冷卻裝置,采用風冷油冷器和水冷油冷器串聯實現冷卻,該種結合方式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無論風冷油冷器或水冷油冷器的哪一個處于整個冷卻系統中的第二個冷卻部分,它的有效冷卻效率相對較低,利用率差,無形中提高了使用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緊湊,設計合理,設備利用率高,散熱效率高,使用成本低,使用安全的油水冷卻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油水冷卻裝置,其技術特點是包括油水熱交換器、風冷水換熱器和電機水泵組,油水熱交換器的一端依次經過濾器和排水閥連接電機水泵組,油水熱交換器的另一端連接風冷水換熱器,風冷水換熱器連接電機水泵組,電機水泵組的進出口上均設有測試接頭,測試接頭、排水閥、風冷水換熱器和電機水泵組均與PLC控制系統連接。
所述電機水泵組包括水泵電機和水泵,水泵的進、出口上均接有測試接頭,水泵電機和測試接頭連接PLC控制系統。
所述風冷水換熱器包括風扇電機和風扇,風扇電機連接PLC控制系統。
所述電機水泵組的水泵進口上設有溫度傳感器。
所述電機水泵組的水泵出口上依次設有自動排氣閥、壓力表、膨脹罐、安全閥、壓力開關、注水閥和測試接頭,測試接頭連接電機水泵組的水泵出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油水熱交換器油管路與冷卻液管路間進行換熱,吸熱后的冷卻液送入風冷水換熱器,風扇電機帶動風扇對冷卻液進行風冷,風冷后的冷卻液由水泵電機帶動水泵泵回油水熱交換器冷卻液管路,完成冷卻裝置的冷卻循環。在整個冷卻循環過程中,溫度傳感器實時探測油水熱交換器油管路內溫度,與PLC控制系統設定溫度范圍t1-t2進行比較,從而控制裝置內各電機的啟停;當冷卻循環內冷卻液壓力因意外發生變化時,由PLC控制系統控制自動排氣閥排氣、控制注水閥及時補充冷卻液、控制排水閥排出多余冷卻液,或冷卻循環內冷卻液壓力因溫度產生變化時,由膨脹閥滿足系統壓力內部調節,使冷卻循環的壓力保持在設定范圍P1-P2之間,從而有效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安全。
本實用新型采用油水熱交換器的冷卻液管路外接風冷水換熱器,對油水熱交換器的冷卻液進行冷卻以提高綜合冷卻效率,配合電機水泵組外接膨脹罐確保系統運行的壓力穩定,實現整體冷卻裝置的高利用率、冷卻效率、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和低使用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油水熱交換器1,冷卻液管路2,油管路3,溫度傳感器4,風冷水換熱器5,風扇電機6,風扇7,電機水泵組8,水泵電機9,水泵10,第一測試接頭11,第二測試接頭12,排水閥13,過濾器14,注水閥15,壓力開關16,安全閥17,膨脹罐18,壓力表19,自動排氣閥20,PLC控制系統2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所示,一種油水冷卻裝置包括油水熱交換器1、風冷水換熱器5、電機水泵組8、第一測試接頭11、第二測試接頭12、排水閥13、過濾器14、注水閥15、壓力開關16、安全閥17、膨脹罐18、壓力表19、自動排氣閥20和PLC控制系統21。油水熱交換器1包括冷卻液管路2、油管路3和溫度傳感器4,風冷水換熱器5包括風扇電機6和風扇7,電機水泵組8包括水泵電機9和水泵10,冷卻液管路2出口經風冷水換熱器5的風冷管路連接至水泵9進口,風扇電機6連接對應風冷管路的風扇7,水泵電機9連接水泵10,水泵10的出口依次經排水閥13、過濾器14連接至油水熱交換器1的冷卻液管路2進口,水泵10的出口上由內向外依次設有第二測試接頭12、注水閥15、壓力開關16、安全閥17、膨脹罐18、壓力表19和自動排氣閥20,水泵10的進口上設有第一測試接頭11;溫度傳感器4、風扇電機6、水泵電機9、第一測試接頭11、第二測試接頭12、排水閥13、過濾器14、注水閥15、壓力開關16、安全閥17、膨脹罐18、壓力表19和自動排氣閥20均連接PLC控制系統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兆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兆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35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