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1414.X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77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誠;朱濱峰;周良平;王馳;黃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B21/20 | 分類號: | G01B21/20;G01C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96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型 試驗 淺水 地形 接觸 測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型試驗中測量淺水地形系統,具體涉及一種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屬于河流海岸泥沙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水流運動機理的復雜性及天然河道邊界的復雜多變,許多問題很難得出數學解析解,有些問題的解決甚至無一定的規律可循,模型試驗一直是開展河流海岸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在模型試驗中,地形測量對于研究水流結構和泥沙運動規律具有重要影響,要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取得新發現和新成果,先進的三維地形測量技術顯得至關重要。
模型試驗是基于相似理論,對河流進行實體模擬,并據此揭示河流運動的內在規律,為理論研究和工程設計提供科學依據的一種研究方法。物理模型是根據實際地形資料,根據相似理論按照一定的比尺縮小而成的,模型試驗中水深通常較淺(十幾公分左右),此外,測量時要求對地形的擾動小。
目前模型試驗中的地形測量技術大致可分為接觸式測量和非接觸式測量兩類,接觸式地形儀主要包括:測針、光電反射式地形儀、電阻式地形儀、跟蹤式地形儀等。由于測量時探頭需要接觸床面,測量效率和精度較低,而且對水流和地形都有一定的干擾,接觸式地形儀逐漸被非接觸式地形儀取代。非接觸式地形儀主要有超聲波地形儀,但當測量水下地形時超聲波探頭需要置于水下,并且有一定的測量盲區,當水深較淺時無法測量。
實用新型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包括激光測距探頭、超聲波測距探頭、測量小車、測距儀、傳動電機、鋼絲輪、導軌、測橋、模型水面、模型水下地形和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所述激光測距探頭和超聲波測距探頭并排且相互平行固定在測量小車上,激光測距探頭和超聲波測距探頭均垂直固定于模型水面上方;所述導軌和測橋均位于水平面方向上,測橋的方向與導軌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傳動電機結合鋼絲輪驅動測量小車在測橋上移動,所述測橋在導軌上自由移動,測距儀對測量小車進行定位;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控制測量小車(3)掃描水下地形并進行數據處理及顯示。
作為優選,所述激光測距探頭與超聲波測距探頭,采用高精度測距傳感器,并保證垂直于水面放置,以消除水下激光折射的影響。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結構簡單,易于搭建,有利于推廣使用;由于模型試驗中水深較淺,激光測距探頭發射激光可穿透空氣、水兩種介質到達水下地形,超聲波測距探頭測量從探頭至模型水面的距離,結合激光在空氣和水中的速度之比,計算出激光探頭至水下地形的距離,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控制測量小車在測橋上移動,測橋在導軌上自由移動,并通過測距儀進行定位,采集三維測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實現通過非接觸式的方法掃描測量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這種方法可以通過非接觸式的測量方法快速精確測量模型試驗中的淺水地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模型試驗中淺水地形的非接觸式測量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流中流跡線的動態顯示系統,包括激光測距探頭1、超聲波測距探頭2、測量小車3、測距儀4、傳動電機5、鋼絲輪6、導軌7、測橋8、模型水面9、模型水下地形10和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11,激光測距探頭1和超聲波測距探頭2并排且平行固定在測量小車3上,激光測距探頭1和超聲波測距探頭2均垂直固定于模型水面9上方;導軌7和測橋8均位于水平面方向上,測橋8的方向與導軌7的方向相互垂直,傳動電機5結合鋼絲輪6驅動測量小車3在測橋8上移動,測橋8在導軌7上自由移動,測距儀4對測量小車3進行定位;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11控制測量小車3掃描水下地形10并進行數據處理及顯示。
本實施例中,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裝置11包括測量控制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和三維顯示模塊,具體包括數據線、電源線、PLC控制器、電腦、測量控制及數據處理軟件。
物理模型是根據天然河流按照一定比尺縮小而成的實體模型,是在河流海岸中航道整治、河流治理等關鍵問題中,用以模擬河道水流泥沙運動及河床演變情況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而采用非接觸的測量方法,測量模型水面9下的水下地形10至關重要。
本實施例中采用高精度激光測距探頭1與超聲波測距探頭2,其中激光測距探頭1精度≤0.1mm,超聲波測距探頭2精度≤0.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未經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14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氣柜活塞傾斜在線監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兒童成長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