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量云水含量的激光雷達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51007.9 | 申請日: | 2012-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71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卜令兵;黃興友;莊一洲;邵楠清;田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5 | 分類號: | G01N21/65;G01S17/9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張立榮 |
| 地址: | 21004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含量 激光雷達 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測量云水含量的激光雷達探測系統。
背景技術:
云的形成和演變,是大氣中運動過程的具體表現,是預示著未來天氣變化的重要征兆,借助云的觀測,對正確判斷大氣運動狀況,特別是對短期臨近天氣預報有重要意義。人工影響天氣方面,只有全面掌握云的參數信息才能更為有效的進行人工影響天氣活動。氣候研究方面,云具有輻射強迫作用,影響地球系統的收支平衡,進而影響氣候變化。研究表明,云輻射導致的全球溫度變化比二氧化碳的影響大3倍還要多。在模式研究方面,云的物理特性及過程也是一個重要的話題,云信息的正確參數化對全球模式及區域天氣預報模式十分重要。云的參數可以從地面觀測也可以天基形式觀測,?因此,云參數信息如云高、云厚、云的微物理特征,是檢驗數值天氣預報和天氣模型的重要依據。
用于云和氣溶膠探測的微脈沖激光雷達在國外起步較早,非球形粒子退偏這一技術在國外相對也比較成熟,美國和歐洲的幾項觀測計劃中相關站點大都有偏振激光雷達。具有偏振通道的拉曼激光雷達可以定性的描述云中水的相態,但要準確的獲取水汽中的水含量需要用到水的光譜學知識(吸收光譜或拉曼散射光譜)。水汽拉曼激光雷達比水汽差分吸收激光雷達在系統復雜性、造價等方面具有優勢,因此,國內外水汽拉曼激光雷達方面的研究較多。水汽拉曼激光雷達主要測量大氣里面的水汽含量,而在云體內部,水的存在相態以液態水和固態水為主,目前為止,申請人尚未查到以云中固、液態水為探測對象激光雷達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量云水含量的激光雷達探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一種測量云水含量的激光雷達探測系統,該探測系統包括:
主控系統、激光發射系統、激光接收系統、光電探測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光電探測系統分為四個探測通道。
數據采集系統設有兩個光子計數卡和一個AD采集卡。
所述激光接收系統采用Meade?LX200望遠鏡。
四個探測通道中每一個探測通道包含有一片透鏡,一片濾光片和一個光電倍增管。四個探測通道的濾光片的透過中心波長不同,第一至第4通道分別為355nm,401nm,404nm,386.7nm,355nm對應彈性散射波長,401nm對應固態水拉曼散射波長,404nm對應液態水拉曼散射波長,386.7nm對應大氣中的氮氣拉曼散射波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利用窄帶濾光片實現4個通道的拉曼信號分離探測,可對云中水的固、液態含量進行有效探測,填補國內云中水相態探測的空白。
2、采用該套系統,可以實現對云中水相態的高空間分辨率和高時間分辨率的探測。
3、采用本系統可以實施全天候無人值守監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要部分的光路圖。
圖2中:L為透鏡;BS?為濾光片組;F?為濾光片組盤;M為全反鏡;通道1為彈性散射通道;通道2為液態水探測通道;通道3為固態水探測通道;通道4為氮氣拉曼通道;PMT為光電倍增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主控系統,激光發射系統、激光接收系統,光電探測系統、數據采集系統組成。各個系統獨立單元,整體由主控系統計算機進行控制,保證系統穩定性。激光發射系統采用一臺SureliteⅡ-20激光器和全反鏡M1,激光器發射波長為355nm。激光接收系統采用高反光效率的Meade?LX200望遠鏡及窄帶濾光片等后繼光路。主控系統由主控計算機完成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激光器電源和光電倍增管電源即PMT電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5100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固化樹脂組合物
- 下一篇:高熔體強度聚乙烯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