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49086.X | 申請日: | 2012-10-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5134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柳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佳 |
| 主分類號: | B01D36/04 | 分類號: | 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天河互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張果達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京市下關***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造紙 專用 廢水 纖維 分離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
背景技術
環境保護對造紙生產的生產線要求很嚴格,要求達到廢水零排放。要求廢水以零排放的狀態循環回用。要保證造紙的生產與減輕廢水處理的負荷、成本,要求首先把廢水中的纖維有效及時的分離出來,回收造紙。
現有的沉淀設備沉淀比重比水大的顆粒狀雜物效果良好,而且要添加聚合氯化鋁等腐蝕性強的絮凝劑。而造紙新鮮廢水中主要是與水比重接近的植物細小纖維,在現有沉淀器中沉淀效果很差,與水分離困難,在收集回用的廢水中混有較多纖維。因而因纖維濃度高而產生發酵、腐爛,增加了深度生化水處理的負擔與成本,給造紙生產線造成困難。在造紙生產線廢水零排放系統中處理水時還不能添加聚合氯化鋁等腐蝕性強的絮凝劑,否則會因零排放的不斷的循環回用而大量積累,造成設備、原料腐蝕而無法生產。因此急需一種適用于造紙生產線廢水零排放系統、不用添加任何絮凝劑使水與纖維分離,并能將纖維在新鮮的狀態下回收造紙的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回收細小纖維、不添加化學絮凝劑、可在新鮮的狀態下回收纖維的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其包括分離塔和纖維收集裝置,所述分離塔上部為圓筒沉淀區,所述圓筒沉淀區下部連接一錐形污泥斗;所述分離塔中部具有一用于進廢水的中心管;所述圓筒沉淀區內設置有沉淀器,所述沉淀器上方設置彈性填料網。
??所述中心管下端口為喇叭口,所述喇叭口下方設置一反射板。
所述沉淀器上方設置高壓噴淋沖洗網,所述高壓噴淋沖洗網上方設置彈性填料網。
所述錐形污泥斗通過管道連接至所述纖維收集裝置。
所述纖維收集裝置通過漿泵連接到配漿池。
所述分離塔上部圓筒沉淀區外側設置集水槽。
所述沉淀器是是斜管沉淀器,其為套合于所述圓筒沉淀區內的圓
柱體,由玻璃鋼蜂窩填料組成。
所述纖維收集裝置內設置攪拌器。
優選,所述彈性填料網為繩狀彈性填料網。
本實用新型所述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其有益效果是:
????設置一分離塔,廢水從分離塔頂部的中心管進入分離塔的沉淀區,沉速等于水流上升速度的纖維在圓筒沉淀區與污泥斗之間形成一懸浮緩沖層,對隨水流上升的纖維攔截和過濾,未被攔截的纖維則在圓筒沉淀區上升過程中絮聚,通過斜管沉淀器后,仍沒來得及絮聚的細小纖維上升到塔上部,經繩狀彈性填料網攔截絮聚,斜管沉淀器分離、向下沉淀,澄清的次清水由塔上部集水槽收集,回用配漿或進一步深度生化凈化處理生成滿足造紙生產線關鍵工序需用的清水,回收的纖維在保鮮的狀態下從底部管道送到纖維回收桶,再經纖維回收桶及時連續的經漿泵送至紙機的配漿池回用造紙。因此,即可回收大顆粒的纖維,也可回收小顆粒的纖維,經過幾層回收,回收效果好,無需添加化學絮凝劑,較環保。回收的纖維漿及時送到配漿池回收利用,清水經處理后繼續使用,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附圖說明
此附圖說明所提供的圖片用來輔助對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分離塔結構示意圖
其中,
1、分離塔???????2、中心管?????????3、?錐形污泥斗
??4、纖維收集裝置??5、配漿池?????????6、斜管沉淀器
7、高壓噴淋沖洗網???8、繩狀彈性填料網????9、?反射板
10、懸浮緩沖層???????11、集水槽?????????12、喇叭口
13、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以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此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如附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造紙專用廢水纖維分離器,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佳,未經柳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4908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