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針筒機三色紗直線往復移動喂入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43949.2 | 申請日: | 2012-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87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衛東;胡少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二紡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5/48 | 分類號: | D04B15/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亞 |
| 地址: | 21515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針筒 三色 直線 往復 移動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機械,具體說是針筒機的三色紗喂入機構。
背景技術
針筒機的編織紗實質就是襪子機的簡單化及小型化,其所編織的花式紗(段彩紗)是在針床內轉即鉤針在圓周運動中伴有上下運動,并依賴于色紗的有序切換喂入機構來實現的,色紗在針床內,則不參與編織,色紗在針床的外側,則色紗參與編織,只有參與編織的色紗其顏色才會在編織段體現出來。為了實現三色針筒紗的編織工藝要求,多數廠家都采用?“電磁吸鐵三色紗移動喂入”,也采用可顯示操作屏以及可編程序控制器分別控制各個中間繼電器,各中間繼電器再控制電磁吸鐵的得、失電,從而使得導紗器有序地直線往復移動,色紗在針床內,則不參與編織,色紗在針床的外側,則參與編織,此結構形式雖然結構簡單響應快也能滿足三色針筒紗的編織,但是實踐證明這種結構形式存在著諸多缺點:(1)中間繼電器使用的數量多且在極高的響應頻率下觸點極易燒壞,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后期使用維護成本高;(2)電磁吸鐵在使用中一旦粘上污洉就會卡死,可靠性差;(3)電磁吸鐵中間的小軸與導紗器的連接用的螺絲、螺母很小,由于高速撞擊時這些小零件很容易松開飛失掉,這些缺點嚴重影響批量生產。為此,我們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廢除電磁吸鐵,探索研發了針筒機三色紗的直線往復移動間接喂入機構及直接喂入機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針筒機三色紗直線往復移動喂入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針筒機三色紗直線往復移動喂入機構,包括機架、編織針筒,在機架的兩側裝有三根依次從上到下階梯分布的移動桿,移動桿上裝有可沿機架左右平移的導紗器,所述導紗器頭部均設有導紗孔并分別穿引有顏色的紗線;移動桿上也可裝傳遞桿,導紗器通過定位架定位在編織針筒上方,?并受傳遞桿的作用力使導紗器沿機架左右平移,其所需動力由直線往復移動外推力機構提供。
所述針筒機三色紗直線往復移動喂入機構可分為直線往復外推力間接三色紗移動喂入、直線往復外推力直接三色紗移動喂入。
所述直線往復外推力間接三色紗移動喂入當外力向右移動時,通過移動桿作用傳遞桿推動導紗器向右移動,即色紗移出針床的外側參與編織;外力向左移動時,依靠壓簧釋放壓力迫使導紗器也向左移動,即色紗回到針床內不參與編織
所述直線往復外推力直接三色紗移動喂入當外力向右移動,分別裝在移動桿上并可沿機架左右平移的導紗器向右移動,即色紗移出針床的外側參與編織;外力向左移動時,隨即導紗器也向左移動,即色紗回到針床內不參與編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高了三色針筒機在紡紗生產中的可靠性、穩定性,真正實現了三色針織編織紗各色段的有序受控及隨機受控,它是顏色段染紗工藝以外用織造替代染色段彩紗的新穎工藝。可根據段彩紗的具體情況,間接紗喂入機構與直紗喂入機構選取之一與七種直線往復移動外推力機構也取之一配套使用,使得生產更經濟、更實用、更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往復外推力間接三色紗移動喂入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直線往復外推力直接三色紗移動喂入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其中A、基礎紗,?B、C、D、色紗,B1、C1、D1、導紗器,B2、C2、D2、移動桿,1、編織針筒,2、固定導紗器,3、鉤針,4、導向塊,5、壓簧,6、定位架,7、夾塊,8、固定座塊,9、10、11、傳遞桿,c、b、d、編織好的三段有顏色的紗線。?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針筒機三色紗直線往復移動喂入機構,包括機架、編織針筒1,在機架的兩側裝有3根依次從上到下分布的移動桿B2、C2,D2,所述導紗器B1、C1、D1的頭部均設有導紗孔并分別穿引B、C、D三種不同顏色的紗線。
如圖1、圖2所示,直線往復外推力間接三色紗移動喂入機構,以導紗器(B1)為例:外力向右通過移動桿B2、固定座塊8,傳遞桿9、夾塊7,導紗器B1,使得色紗B移出針床的外側參與編織;外力向左移動時,依靠復位壓簧5釋放壓力迫使導紗器B1也向左移動,即色紗B回到針床內不參與編織,若手工向右推動夾塊7,使導紗器B1脫離傳遞桿9的控制,便于斷線后穿線,同理,色紗C、D同樣運用上述實施方式,從而滿足三色針筒紗的編織工藝要求,編織好三段有顏色的紗線c、b、d。?
如圖3、圖4所示,直線往復外推力直接三色紗移動喂入機構,結構簡單,以導紗器B1為例:外力向右通過移動桿B2、固定座塊8、導紗器B1向右移動,即色紗B移出針床的外側參與編織;?外力向左移動時,隨即移動桿B2、固定座塊8、導紗器B1也向左移動,即色紗B回到針床內不參與編織,同理,色紗C、D同樣運用上述實施方式,從而滿足三色針筒紗的編織工藝要求,編織好三段有顏色的紗線c、b、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二紡機電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二紡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4394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