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影像輔助駕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42219.0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34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琴;寧一高;谷潤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1/00 | 分類號: | B60R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林兵 |
| 地址: | 710064***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影像 輔助 駕駛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車輛智能化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影像輔助駕駛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車輛控制是當今車輛工程技術領域的前沿,它體現了車輛工程,信息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個領域理論與實踐的交叉。智能控制技術在車輛方面的大量應用,使得車輛在自動控制,駕駛安全等方面有了明顯的進步,進一步推動車輛控制技術朝著自動化,智能化,人性化,安全性的方向發展。鑒于目前車輛行駛速度的提高,尤其是汽車在轉彎和倒車時存在很大盲區,車輛視野和可監控范圍的提高變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一種基于單片機的汽車影像輔助駕駛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影像輔助駕駛系統,該系統能夠解決車輛倒車行駛時后方盲區問題,同時,在汽車正向行駛左右轉彎時,可以監控車頭前面兩側的車體通過情況。當汽車倒車行駛掛入倒檔時,位于中控臺上的液晶顯示器顯示攝像頭所采集到的路面影像;當汽車轉彎時,車頭前面的信息通過液晶顯示器顯示,轉彎時也能夠實現路面情況實時顯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汽車影像輔助駕駛系統,包括電源單元、CCD傳感器單元、自動控制單元、顯示選擇單元和顯示單元;所述CCD傳感器單元、顯示選擇單元、顯示單元分別與自動控制單元相連接,電源單元與其它各個單元連接為其供電。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如下其它技術特征:
所述電源單元包括7.2伏鎳鎘充電電池,所述7.2伏鎳鎘充電電池分別連接穩壓模塊、降壓模塊和升壓模塊,所述穩壓模塊輸出5伏電壓,所述升壓模塊輸出15伏電壓,所述降壓模塊輸出3.3伏電壓。
所述CCD傳感器單元采用三個CCD攝像頭,該三個CCD攝像頭分別安裝在左、右后視鏡上,以及后備箱蓋上。
所述顯示單元采用68*124液晶顯示屏。
所述自動控制單元采用MC9S12XDP512單片機。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CCD傳感器單元采用LM1881視頻信號行場分離芯片,這個獨立的芯片可節省自動控制單元的資源,減少自動控制單元的工作載荷,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2、可實現前進和后退兩種情況下的實時顯示,倒退時汽車掛入倒檔,該系統自動開啟,CCD攝像頭采集路面信息,液晶顯示采集到的路面信息。汽車正向行駛轉向時,當向左轉彎時,轉彎空間大,車輛右前車頭通過無障礙時,駕駛員可以不選擇該系統的開啟,當轉彎空間較小,影響汽車右前頭通過時,可選擇開啟該系統通過實時顯示右前車頭路面情況,輔助駕駛員操作。
3、在電源模塊中,升壓模塊將電池提供的7.2V電壓變為CCD所需要的12V,采用LT1070芯片,現將7.2V升壓到20V,再使用穩壓芯片7812將電壓降到12V,這樣可以保證12V電壓的穩定性,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高。
4、采用480線的CCD,該CCD采用SONY圖像傳感器,有效像素達到500H*582V,感光面積達到4.8mm*3.6mm,具有自動增益控制,自動背光補償,自動電子快門等優良的圖像性能保證了CCD所采集的圖像的真實性。
5、采用三個CCD攝像頭,分別安裝在左、右后視鏡上和后備箱蓋上。安裝在后視鏡上的攝像頭鏡頭朝向車輛行駛方向,采集左右車頭附近的路面信息,用于車輛正向行駛轉彎時為駕駛員提供肉眼看不到左右車頭附近的路面信息,輔助駕駛。安裝在后備箱上的攝像頭,采集車輛后方的路面信息,為駕駛員提供倒車時所需要的路面信息,輔助駕駛。
6、電路設計節能性好,功率小,使用方便,普及性強,可廣泛應用于各種車輛,特別適用于初級駕駛者,液晶顯示器將采集到的人眼盲區的路面信息顯示出來,輔助駕駛者駕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源單元的原理圖。其中,(a)是穩壓模塊,(b)是升壓模塊,(c)是降壓模塊。
圖3為CCD傳感器單元的CCD信號輔助處理電路圖。
圖4為顯示選擇單元的按鈕電路原理圖。
圖5為是液晶顯示單元原理圖。
圖6是自動控制單元的引腳接線原理圖。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解釋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422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