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速通信背板APSB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40760.8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67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琚炎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鼎鈦克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 通信 背板 apsb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性能通信計算平臺,尤其涉及高速通信背板APSB,該高速數據應用產品面向工業計算機、工業測控和網絡通信領域。
背景技術
為了適應下一代網絡對高速數據處理和高速數據通信的應用要求,工業計算機的體系結構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在一臺設備之內,將采用大量的高性能處理器、網絡處理器和多核處理器,實現效率更高的分布式處理和并行處理,這對系統內部的數據傳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解決不好,將成為影響系統性能的技術瓶頸。
國際工業計算機協會(PICMG)發布的第三代工業計算機技術規范ATCA,采用高速串行信號,將系統內部的總線從百兆、千兆提高到萬兆(10G),大大提高了系統內部的傳輸帶寬。ATCA規范已經在3G網絡中獲得大規模應用。在從3G向LTE的演進過程中,在云計算和三網融合的推動下,業務數據的流量即將迎來又一輪的爆發式增長,系統內部的數據傳輸帶寬需要進一步提高,現有產品無法滿足要求。市場期盼高速數據通信的新產品可以投入使用,既能兼容CPCI、保護已有投資,又能面向未來平滑升級、延長產品生命周期。
我司自主開發的高性能通信計算平臺高速通信背板-APSB,就是在這樣的技術背景和市場背景中開發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性能通信計算平臺高速通信背板APSB。
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由PCB板組成,該PCB板上設有交換槽和業務槽,其特征是:該PCB板的信號的差分傳輸速率為12.5Gbps以上。
該PCB板上還設有風扇控制接口和機箱管理接口。
該PCB板上還設有電源匯流排接口。
由于高速信號的差分傳輸速率從3.125Gbps提高到12.5Gbps,數據通信接口從10G提升為40G,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能力。一體化的背板設計方案,優化了機箱管理模塊和風扇模塊的連接方式;電源輸入匯流排工藝,確保了大電流輸入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的高速PCB的信號布線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供電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由PCB板10組成,其上設有交換槽11、業務槽12、風扇控制接口13、機箱管理接口14和電源匯流排接口15、電源背板16。
在進行PCB設計時,對高速信號的布線方式和疊層結構進行了創新,實現了更好的傳輸阻抗匹配和更好的電磁兼容性,實現更好的信號傳輸質量。在采用相同的PCB材質的情況下,使高速信號的差分傳輸速率從3.125Gbps提高到12.5Gbps。在確保與ATCA規范兼容的情況下,將10G數據傳輸接口提升為40G數據傳輸接口,克服數據傳輸瓶頸。通過高速PCB把交換槽11和業務槽12連接在一起,實現40G高速數據通信的雙星拓撲結構,為高性能通信計算平臺提供穩定、可靠、無阻塞、冗余的高速數據通信鏈路。
本實用新型的高速通信背板APSB設計了一體化背板,將機箱管理接口14、風扇控制接口13集成在APSB高速通信背板上,減少了電纜連接,提高了可靠性;
設計了-48V電源背板和電源匯流排接口15,作為APSB的配套附件使用,確保在大電流的情況下電源輸入的可靠性,避免因電源線連接不良所導致的故障隱患。
通過以上實施過程,充分說明APSB采用了先進的設計技術,通過設計創新,進一步提升了工業計算機的數據傳輸能力,提高了系統可靠性,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創新價值,可以為作為構建下一代通信計算平臺的解決方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鼎鈦克電子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鼎鈦克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4076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