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絮凝微藻采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9183.0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1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時杰;周玲玲;宋春霖;朱猴;殷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綠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 32223 | 代理人: | 謝觀素 |
| 地址: | 223007 江蘇省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絮凝 采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柴油制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絮凝微藻采收裝置。
背景技術
微藻是一類個體微小的藻類,大部分為水生真核生物。微藻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物質,且生長速度快,單位面積產量高。基于這些特點,微藻在保健食品、制藥及燃料等工業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然而,由于微藻個體微小(3-30?μm),且在培養液中的濃度很低(<1?g/L),致使其采收難度較大,微藻采收技術一直是限制微藻規模化生產的瓶頸。特別是在燃油工業方面,目前微藻生物柴油的生產成本偏高,要想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必須大幅降低其生產成本,采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目前常用的微藻采收方法有過濾、離心、氣浮和沉降等。過濾法是常用的固液分離法,可以作為絮凝沉降的下游工藝,也可以直接用于微藻的回收。微藻細胞的大小是直接過濾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細胞較大(較長)或以群體形式存在的微藻不易堵塞濾膜的孔,而個體較小的微藻卻會令濾膜在很短的時間內失效。膜過濾在小規模的微藻采收中應用效果較好,由于成本、效率等問題,工業規模的微藻濃縮不宜采用直接過濾法。
離心分離法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微藻采收法,大部分微藻都可采用離心分離法采收。研究表明,生物量的回收率與微藻的沉降特性、藻液的停留時間及沉降的深度有關,在合適的條件下,微藻回收率可達95%。離心分離效率較高,但運行成本較高。
氣浮分離一般在分離前先向懸浮液中加入絮凝劑,使懸浮的微生物或細胞產生絮凝,然后從氣浮裝置底部通過氣體分配頭放出大量微細氣泡,這些小氣泡在上浮過程中碰到絮凝體則吸附其上,從而減小絮凝體的總體密度,使其上浮到液體表面,再由刮板刮入貯槽而達到懸浮物分離或微藻采收目的。氣浮法的關鍵在于微氣泡的產生。目前,生成微泡的方法主要有機械成泡和溶氣法兩種。機械成泡通過機械力將氣體切割為微小氣泡.?這類方法設備簡單,但產生的氣泡較大,上浮效果不好。
溶氣法是空氣在一定壓力下溶于水中并呈飽和狀態,然后突然降低壓力,水中溶解的空氣會析出形成微小的氣泡,用這種方法產生的氣泡直徑小,粒度均勻,密集度大,但對設備的要求較高,能耗也較大。
沉降是最經典的分離方法之一。添加絮凝劑是提高沉降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絮凝劑成本較高。
利用電場收集微藻的報道較少,使用電場除去殺滅微藻的報道較多。申請號200910132365.9的發明專利公布了一種電泳法收集微藻的裝置,該裝置利用部分微藻表面帶負電的特性,利用垂直的電極進行電泳使微藻聚集到正極,該方法耗時較長,效率較低,能耗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絮凝微藻采收裝置,該技術方案有效解決了采用現有微藻采收方法如過濾、離心、氣浮和沉降等方式存在的成本高、分離率低、耗能高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電絮凝微藻采收裝置,包括收集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1)內水平設置有收集裝置(2),收集裝置(2)將收集容器(1)分隔形成兩個區域,收集裝置(1)上方區域為采收區域(11),下方為電解區域(12),采收區域(11)收集容器(1)的一側端設置有進料管(6、7),相對端設置有排料管(10),電解區域(12)內設置有一組平行設置的正負電極(3、4),正負電極(3、4)通過直流電源(9)提供工作電壓。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所述收集裝置(2)通過收集器支架(5)與收集容器(1)內壁鏈接,收集裝置(2)包括伸縮幕布(21)、導軌架(22)以及用于控制伸縮幕布(21)的控制把手(23)。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所述進料管(6、7)分別為藻液進料管、絮凝劑進料管,進料管(6、7)上均設置有控制閥(8)。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所述正電極(3)呈網狀,負電極(4)呈板狀,正負電極(3、4)均由石墨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所述正電極(3)位于負電極(4)的上方,且設置于收集裝置(2)的伸縮幕布(21)下方。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改進方案是:
所述伸縮幕布(21)呈網狀,由尼龍材料制成,網眼尺寸由藻體尺寸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綠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綠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91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云錦的簡易花紋的提花防錯裝置
- 下一篇:帶專用移動電源的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