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顯示功能的鍋爐煙氣測溫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8854.1 | 申請日: | 2012-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37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麗君;王帥;楊子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麗君 |
| 主分類號: | G01J5/00 | 分類號: | G01J5/00;G01J5/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顯示 功能 鍋爐 煙氣 測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溫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鍋爐煙氣測溫儀。
背景技術
火電廠鍋爐燃燒優化是火電廠安全、節能和減排的關鍵所在,長期來沒有一種可靠和準確的測量爐膛溫度(場)的手段,使優化燃燒失去直接監控和判別的依據。爐膛溫度(場)測量的重要性表現為:防止爐膛出口溫度過高導致過熱器結焦和管壁超溫;防止啟動時出口溫度升高太快和燒壞處于無蒸汽流過的再熱器管(干燒);矯正燃燒不均衡,及時發現和矯正兩側煙溫、汽溫的偏差,防止煙氣偏向一側導致該側水冷壁磨損、結焦;防止燃燒偏斜導致汽包水位兩側嚴重偏差,發生重大事故;防止局部過熱而流渣;優化風煤比,將過量空氣系數降低至合理范圍內,提高燃燒效率;防止出現局部火焰過熱,降低NOX生成,降低污染物排放。
傳統爐膛溫度測量裝置主要為伸縮式熱電偶,這類技術存在的缺點是:探針深入爐膛很長,笨重、易變形、卡澀,故障率高。此外,探針受耐溫限制,其允許使用溫度范圍和作用很有限。
為克服傳統爐膛溫度測量裝置的不足,現在出現了鍋爐煙氣測溫儀,其通過遠紅外光譜探頭檢測鍋爐爐膛內煙氣溫度,一般其包括設置有吹掃組件的吹掃套筒和固定連接在吹掃套筒尾部的遠紅外光譜探頭以及設置在吹掃套筒尾部以將遠紅外光譜探頭隔離開來的玻璃鏡片,但是現有技術中爐膛內的溫度只能在遠端進行檢測顯示,而在測溫儀上面沒有溫度數據顯示,不利于現場溫度檢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具有顯示功能的鍋爐煙氣測溫儀。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鍋爐煙氣測溫儀,包括安裝法蘭,與安裝法蘭固定連接的吹掃套筒、以及與吹掃套筒固定連接的遠紅外光譜探頭,所述的遠紅外光譜探頭被固定設置在尾部套筒內部,在所述的尾部套筒的外壁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的遠紅外光譜探頭連通的顯示屏。
所述的吹掃套筒和遠紅外光譜探頭經快速連接件和后連接筒固定連接,其中,所述的快速連接件一端與吹掃套筒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后連接筒固定連接,所述的后連接筒另一端與遠紅外光譜探頭固定連接。
所述的快速連接件為絲扣式快捷連接器,其包括前連接管,后連接管以及用以將前后兩接管鎖緊固定的鎖緊機構,其中,所述的前后連接管相對端形成有喇叭口結構,所述的前后連接管的另一端形成有外螺紋;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兩個鉸接連接的圓弧形卡板和可將兩個圓弧形卡板自由端鎖合的鎖合螺栓。
在所述的吹掃套筒遠離安裝法蘭一端固定設置有吹掃組件,所述的吹掃組件包括吹掃環和吹氣管。
所述的吹掃環為匹配的同軸固定設置在吹掃套筒內的圓環狀腔體結構,在所述的吹掃環腔體安裝法蘭側的環周面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8個通孔,遠紅外光譜探頭側的環周面上均勻設置有4個通孔,所述的吹掃環的腔體由貫通吹掃套筒筒壁的連接管與空氣壓縮機相連通。
所述的吹氣管與所述的吹掃套筒固定連接并與對應貫通吹掃套筒筒壁的通孔連通,所述的吹氣管設置在吹掃環與安裝法蘭之間,所述的吹氣管開口朝向安裝法蘭側且與所述的吹掃套筒軸向呈60°夾角,所述的吹氣管與空氣壓縮機經管路連通。
在吹掃套筒和前連接管之間設置有前連接筒,所述的前連接筒為兩端設置有內螺紋的筒狀結構。
在所述的后連接筒內固定設置有玻璃鏡片,所述的玻璃鏡片與后連接筒的筒體間通過石棉墊密封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在所述的尾部套筒上還固定設置了顯示屏,所述的顯示屏與遠紅外光譜探頭保持數據連接并被供能以進行數據顯示,在鍋爐煙氣測溫儀端增加溫度數據顯示功能,控制查看簡單,可提高使用便利性。
作為優選方案,通過絲扣式快捷連接器連接吹掃套筒和尾部套筒,增強了鍋爐煙氣測溫儀的可拆卸性。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鍋爐煙氣測溫儀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快速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吹掃環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麗君,未經楊麗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88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