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從粗酯丙二醇中分離甲醇鈉的輸入二氧化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8225.9 | 申請日: | 2012-10-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0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盧偉;武新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4/00 | 分類號: | B01J4/00;C07C31/10;C07C29/88;C07C69/96;C07C68/08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200 山東省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丙二醇 分離 甲醇 輸入 二氧化碳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入二氧化碳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從粗酯丙二醇中分離甲醇鈉的輸入二氧化碳裝置。
背景技術
在生產碳酸二甲酯聯產丙二醇工藝過程中,由于生產出的粗酯丙二醇內含有甲醇鈉,為了提高粗酯丙二醇的純度,為避免在精餾過程中甲醇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而且氫氧化鈉溶于水,會影響產品質量;在精餾過程中甲醇鈉與水反應還會生成顆粒碳酸氫鈉和碳酸鈉,對設備腐蝕較為嚴重,所以必須將粗酯丙二醇在進入精餾塔之前將甲醇鈉分離,減少對產品質量的影響和設備的腐蝕;通常使粗酯丙二醇在碳化塔內與水和二氧化碳進行混合反應,經過濾器分離顆粒狀產物。由于液相二氧化碳溫度低,在通入碳化罐后將粗酯丙二醇降溫,有時進入碳化罐的液相二氧化碳會形成干冰塊,使反應速度緩慢,碳化時間長達4小時,造成電耗增加,并造成了碳化質量的不穩定。在低溫下有部分氫氧化鈉溶于水無法分離出來,帶入產品精餾塔,使精餾時間加長,產品質量不穩定,塔內填料腐蝕嚴重,現有都是使用氣相二氧化碳,為了適應氣相二氧化碳,通常是把碳化罐中的攪拌器去除,把液相二氧化碳改為使用氣相二氧化碳,利用二氧化碳儲罐氣相直接接入碳化罐內;將碳化罐內一層直管分布器改為兩層盤管分布器,以保證氣相二氧化碳均勻分布;將碳化罐平底改為錐底,保證在進行碳化物料循環時的充分完全循環反應;雖然碳化時間降低到2小時,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消耗和電耗,但由于二氧化碳儲罐壓力大,在碳化過程中,有部分二氧化碳沖破物料液封,造成二氧化碳浪費,并帶走1%的丙二醇和3.1%的甲醇。還有一種又使用了夾套式氣化器的方法輸入二氧化碳,由于液態二氧化碳間歇進入氣化器,形成溫差大,焊口脹裂導致停產,不能長期使用。總之由于氣相二氧化碳的壓力太大或者輸入壓力不穩定,從而損失丙二醇和甲醇,也導致設備的使用壽命受短。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從粗酯丙二醇中分離甲醇鈉的輸入二氧化碳裝置,因此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和粗酯丙二醇的產量,防止了二氧化碳間斷式氣化對碳化罐的沖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設置在液相二氧化碳儲罐與碳化罐的連通管道上的加熱裝置、與碳化罐輸入端口連通的氣體限壓和壓力穩定裝置。
在加熱裝置作用下,當從液相二氧化碳儲罐中流出的液相二氧化碳受熱成氣相二氧化碳進入氣體限壓和壓力穩定裝置,在氣體限壓和壓力穩定裝置作用下,輸出穩定壓力和不高于一定壓為值的氣相二氧化碳,由于設計了加熱裝置和氣體限壓和壓力穩定裝置,保證了輸入碳化罐的氣相二氧化碳的壓力值和穩定性,因此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和粗酯丙二醇的產量,防止了二氧化碳間斷式氣化對碳化罐的沖擊。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加熱裝置設置為包含有加熱管和法蘭盤,氣體限壓和壓力穩定裝置設置為包含有封密容器、散熱管、限壓閥和調壓閥,沿在液相二氧化碳儲罐與封密容器的連通管道的周邊設置有加熱管,在加熱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法蘭盤,在封密容器中設置有散熱管,加熱管和散熱管設置為與導熱油裝置連通,在封密容器上分別設置有限壓閥和調壓閥,封密容器設置為通過調壓閥與碳化罐連通。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加熱管設置為四個并沿在液相二氧化碳儲罐與封密容器的連通管道的周邊均勻分布。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散熱管設置為S形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在碳化罐內加比例為100:5—10的粗酯丙二醇與軟化水,通入液相二氧化碳,均勻混合反應;提高了碳化罐內物料溫度,加快在碳化罐內反應速度,降低了二氧化碳的使用量,降低了粗酯丙二醇內碳酸氫鈉和碳酸鈉的含量,縮短了碳化時間和精餾時間,確保了碳化質量和產品含量穩定,二氧化碳消耗降低。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加熱管1、法蘭盤2、封密容器3、散熱管4、限壓閥5和調壓閥6,沿在液相二氧化碳儲罐與封密容器3的連通管道的周邊設置有加熱管1,在加熱管1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法蘭盤2,在封密容器3中設置有散熱管4,加熱管1和散熱管4設置為與導熱油裝置連通,在封密容器3上分別設置有限壓閥5和調壓閥6,封密容器3設置為通過調壓閥6與碳化罐連通。
在本實施例中,加熱管1設置為四個并沿在液相二氧化碳儲罐與封密容器3的連通管道的周邊均勻分布。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管4設置為S形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德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822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