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3506.5 | 申請日: | 2012-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6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戴佑俊;錢小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研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5/08 | 分類號: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市昆***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架式 行車 記錄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記錄儀,特別是一種支架式行車記錄儀。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單獨的行車記錄儀,需要配合支架吸附在汽車中控臺或者擋風玻璃上。在停車時如果不將行車記錄儀收起,可能會遭到小偷關顧。如果每次使用都需要重新安裝,使用比較麻煩。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支架式行車記錄儀,其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使用更加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支架式行車記錄儀,其可將行車記錄儀集成到支架里面,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使用更加方便。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支架式行車記錄儀,包括一攝像裝置,所述攝像裝置具有一攝像頭以及一主板,所述攝像與所述主板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裝置設置在一支架主體內。
優選地,所述支架主體具有一吸附組件,一支架底座,一固定外部設備的固定座以及一調節件,所述吸附組件具有一吸盤,一固定于所述吸盤底部的連動桿,以及一彈簧,所述支架底座為半球形,設有一向一側開口的空腔,所述固定座為一中空件,與所述支架底座的空腔連通。所述吸附組件的吸盤設在所述空腔的開口處,所述連動桿貫穿所述空腔延伸到所述固定座,通過一銷釘與所述調節件連動連接,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連動桿上且位于所述吸盤以及空腔底部之間,所述固定座上設有一外部連接結構。
優選地,所述固定座上進一步設有一視頻輸出接口,以及一擴展卡槽,所述視頻輸出接口以及所述擴展槽與所述主板電性連接。
優選地,所述吸盤為TPU軟性材質制成。
優選地,所述攝像頭以及所述主板收容于所述支架底座的空腔內。
優選地,所述攝像裝置進一步具有一透光片,所述透光片鑲嵌在所述吸盤上,所述攝像頭位于所述透光片后方。
優選地,所述透光片是采用硬質透光材質制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使用新型的架式行車記錄儀將行車記錄儀集成到支架里面,既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又可以防止擔心小偷的關顧而不得不在離開車子后收起行車記錄儀,使用更加方便,且這樣的設計大大節省了空間。另外,在所述攝像頭可通過相關機構調節角度,以便達到最佳拍攝角度,且本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可與汽車電路電性連接,使得其可隨著汽車的啟動而啟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一較佳實施例的爆炸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較佳實施例的另一角度爆炸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較佳實施例的組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示1-3,本實用新型支架式行車記錄儀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支架主體10以及一攝像裝置20,所述攝像裝置20設置在所述支架主體10內。
所述支架主體10具有一吸附組件11,一支架底座12,一固定外部設備的固定座13以及一調節件14。所述吸附組件11具有一吸盤111,一固定于所述吸盤111底部的連動桿112,以及一彈簧113。所述吸盤111為TPU軟性材質制成。所述支架底座12為半球形,設有一向一側開口的空腔121。所述固定座13為一中空件,與所述支架底座12的空腔121連通。所述吸附組件11的吸盤111設在所述空腔121的開口處,所述連動桿112貫穿所述空腔121延伸到所述固定座13,通過一銷釘140與所述調節件14連動連接。所述彈簧113套設在所述連動桿112上且位于所述吸盤111以及空腔121底部之間。所述固定座13上設有一外部連接結構131,一視頻輸出接口132,以及一擴展卡槽133。
所述攝像裝置20具有一透光片21,一攝像頭22以及一處理且存儲所述攝像頭22所攝制圖像的主板23。所述透光片21是采用硬質透光材質制成,通過模內埋設或點膠等方式鑲嵌在所述吸盤111上。所述攝像頭22收容于所述空腔121內位于所述透光片21后方。所述主板23收容于所述空腔121內與所述攝像頭22電性連接。所述主板23進一步于設于所述固定座13上的視頻輸出接口132以及所述擴展卡槽133電性連接,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行車記錄儀可以借由所述視頻輸出接口132輸出所記錄的視頻,以及可以通過所述擴展卡槽133擴充內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研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研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35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