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內通道篩格及其檢查篩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2316.1 | 申請日: | 2012-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99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郭興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興群;李文玉 |
| 主分類號: | B07B1/46 | 分類號: | B07B1/46 |
| 代理公司: | 鄭州金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50005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通道 及其 檢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料篩選和分級機械設備,特別是涉及一種新型內通道篩格及其檢查篩。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單倉平篩及多倉高方平篩使用的篩格主要是木制擴大型篩格,在追求大的篩理面積時,沒有考慮到大流量對篩格結構上的要求,造成物料堵塞,篩理效率低及處理物料量小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獨特、篩下物流出路徑短、工作效率高的新型內通道篩格及其檢查篩。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內通道篩格,含有篩格框架,所述篩格框架中間設置有篩下物內通道。?
所述篩下物內通道的側壁板上和篩格框架的側壁板上分別設置有篩下物流通口。
所述篩格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物料循環通道,其另一端設置有物料外出通道,所述物料外出通道的外側壁板上設置有物料流通口,所述物料外出通道的上部設置有物料分料板,所述篩格框架下部設置有兩個篩下物分流板,每一所述篩下物分流板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折線形,并且,所述篩下物分流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篩下物流通口連接;上述技術特征構成A型內通道篩格。
所述篩格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物料循環通道,所述篩格框架下部設置有兩個篩下物分流板,每一所述篩下物分流板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折線形,并且,所述篩下物分流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篩下物流通口連接;上述技術特征構成B型內通道篩格。
所述篩格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物料循環通道,其另一端壁板的下部設置有物料流通口,所述篩格框架下部設置有兩個篩下物分流板,每一所述篩下物分流板均為中間高兩邊低的折線形,并且,所述篩下物分流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篩下物流通口連接;上述技術特征構成C型內通道篩格。
所述篩格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物料循環通道,上述技術特征構成D型內通道篩格。
所述篩箱通過吊掛裝置與所述機架連接,所述篩箱下部設置有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與所述機架上的動力裝置連接,其特征是:所述篩箱的內腔中從上到下依次安裝有頂層篩格、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和底層篩格,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上均設置篩網,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與篩箱的壁板之間形成外通道,所述外通道中分別設置有篩上物料外通道和篩下物料外通道,所述底層篩格設置有篩上物排出口和篩下物排出口。
所述底層篩格的篩格框架的一端設置有篩上物排出通道,所述篩上物排出通道的外側壁板上設置有物料流通口,所述篩上物排出通道的上部設置有物料分料板,所述篩格框架下部設置有一個篩下物分流板,所述篩下物分流板為中間高兩邊低的折線形,并且,所述篩下物分流板的兩邊分別與所述篩格框架的兩側壁板上設置的篩下物流通口連接。
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的數量為八個,從上到下依次是所述A型內通道篩格、B型內通道篩格、C型內通道篩格、B型內通道篩格、B型內通道篩格、B型內通道篩格、B型內通道篩格、D型內通道篩格,相鄰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的物料循環通道設置位置相反,使相鄰所述新型內通道篩格內物料的流動方向為往返折回式。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在篩格中間增加一個篩下物內通道,使篩下物流動更加順暢,不會產生堵塞,更有利于平篩的使用效果,提高制粉工藝效率。
2、本實用新型篩下物導流底板選用中間高兩邊低的斜板,使篩下物向兩側的出口加速自流,提高流動速率。?
3、本實用新型上下相鄰的篩格的物料流動方向相反,物料能夠經平面折返回轉運動,便于物料進行高效分級和篩理。?
4、本實用新型底層篩格將經過外通道和內通道的篩下物匯集在一起,并排出篩格,便于收料。?
5、本實用新型頂層篩格能夠將物料分流,一部分物料進行篩理,另一部分進入下一級篩格進行篩理,便于物料分級和篩理。?
6、本實用新型結構獨特、篩下物流出路徑短、工作效率高,易于推廣實施,特別適合大流量檢查單倉篩及多倉平篩的使用,經濟效益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A型內通道篩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剖視圖;
圖4為圖2中C向視圖;
圖5為B型內通道篩格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D-D剖視圖;
圖7為圖5中E-E剖視圖;
圖8為圖6中F向視圖;
圖9為C型內通道篩格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G-G剖視圖;
圖11為圖9中H-H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興群;李文玉,未經郭興群;李文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23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