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燃氣管道閥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1512.7 | 申請日: | 2012-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12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章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章明 |
| 主分類號: | F16K31/04 | 分類號: | F16K31/04;F16K31/5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江東***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氣 管道 閥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閥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燃氣管道閥門。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家庭都安裝有燃氣管道,由于這些燃氣管道上只設置有一種手動式的閥裝置,這樣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人會因為一時疏忽、而在出門時忘了關掉正在使用中的燃氣灶開關,導致燃氣灶上的器具被長時間地干燒,這樣很容易引發火災事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種燃氣管道閥門,這種燃氣管道閥門可使燃氣管道的使用更安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燃氣管道閥門,燃氣管道閥門主要由閥門主體、撥動裝置和驅動裝置所組成,所述閥門主體具有向上伸出的方形閥芯桿;所述撥動裝置具有一個帶有缺口的不完全齒輪,不完全齒輪的上面固接有擰手,在不完全齒輪和擰手上設有上下貫通的方形通孔,該方形通孔與上述方形閥芯桿相匹配;所述驅動裝置是一個帶有驅動齒輪的電機,該驅動齒輪與上述不完全齒輪相嚙合,電機的接線盒的外部設置有屏蔽外殼;該電機通過線路與自動控制系統相連通;不完全齒輪通過方形通孔連接在閥門主體的方形閥芯桿上,電機通過驅動齒輪與該不完全齒輪嚙合連接。?
綜上所述,在閥門主體的方形閥芯桿上連接有不完全齒輪,該不完全齒輪與電機的驅動齒輪相嚙合,電機通過線路與自動控制系統相連通;這樣當使用者出門忘了關閉燃氣灶開關時,這時可以用手機向該自動控制系統發送信號,自動控制系統接收到信號后隨之啟動電機將該家庭燃氣管道閥裝置的閥門關閉;不僅如此,一旦發生燃氣泄漏或火災事故,該閥門也可被自動地關閉。從真正意義上解決了現有家庭燃氣管道使用不安全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燃氣管道閥門的部件分解圖;
圖2是圖1所示的一種燃氣管道閥門組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一種燃氣管道閥門,但其中的不完全齒輪已旋轉至將閥門關閉的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燃氣管道閥門1主要是由閥門主體2、撥動裝置11和驅動裝置所組成;所述閥門主體具有向上伸出的方形閥芯桿3;所述撥動裝置11具有一個帶有缺口15的不完全齒輪12,不完全齒輪12的上面固接有擰手13,在不完全齒輪12和擰手13上設有上下貫通的方形通孔14,該方形通孔14與上述方形閥芯桿3相匹配;所述驅動裝置是一個帶有驅動齒輪22的電機21,該驅動齒輪22與上述不完全齒輪12相嚙合,該電機21的外側設有接線盒,在接線盒的外部設置有屏蔽外殼23,該屏蔽外殼23可使接線盒與外部的可燃氣體之間被隔離,這樣當接線盒內產生電火花時不會導致可燃氣體被引燃;電機21通過線路與自動控制系統(圖中未示出)相連通。由于該自動控制系統為現有技術,這里不再作詳細描述。安裝時,首先將閥門主體2聯接在帶有閥裝置的分支管道4上,這之后,撥動裝置11通過其方形通孔14連接在閥門主體的方形閥芯桿3上;再將電機的驅動齒輪22與撥動裝置的不完全齒輪12相嚙合(如圖2所示)。需要說明的是,該電機21可通過支架固定在家庭燃氣管道的主管道上。通常,該燃氣管道閥門1是處于打開狀態的,人們可以照常使用現有的閥裝置,而當使用者因出門忘了關閉燃氣灶開關時,這時可以用手機向該自動控制系統發送信號,自動控制系統接收到信號后隨之閉合電機21線路開關,同時電機21的驅動齒輪22帶動不完全齒輪12將方形閥芯桿3朝關閉閥門的方向轉動,當閥門被完全關閉時,此時的不完全齒輪12上的缺口15恰好旋轉至與驅動齒輪22相對的位置(如圖3所示),而該缺口15使不完全齒輪12與驅動齒輪22之間的嚙合部發生脫離,進而使驅動齒輪22空轉,與此同時,自動控制系統會斷開線路開關使電機停止轉動。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必需用手動操作才能重新開啟該閥門開關。此外,該自動控制系統可以有更多的功能,例如當探測到燃氣泄漏或發生火災時均可自動啟動電機將閥門開關關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章明,未經王章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15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