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31408.8 | 申請日: | 2012-10-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58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兵;羅多;張玲;劉琦;劉雙;凌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興業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J2/05 | 分類號: | F24J2/05;F24J2/24;F24J2/10;E06B3/66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906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門窗 幕墻 通透 太陽能 集熱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集熱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太陽能集熱器主要由頂板、底板和集熱腔組成,其中,頂板通常設置為保溫層,底板設置為鋁板。該結構的太陽能集熱器存在如下缺陷:
1、?產品尺寸較厚,采光性能不佳,不適合在門窗幕墻上使用;
2、?集熱腔內部的管路排布錯雜,不利于美觀;
3、?太陽能集熱器的邊框加工復雜、工序繁多,不利于成本控制,且應用環境受限。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提升了門窗幕墻的采光性能和通透性能;結構合理,超薄輕巧,便于運輸和裝配,進一步提升了門窗幕墻的美觀度和裝飾性能。
為實現以上任務,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包括:?
集熱腔,所述集熱腔為中空的密封腔室結構,其中,所述集熱腔一端側的頂板設置為用于供太陽光穿透的中空玻璃層,所述集熱腔另一端側的底板具有吸熱層,多塊所述中空玻璃層經拼裝構成所述門窗幕墻;
供水管路,固定在所述集熱腔的所述密封腔室中,其至少包括進水管、管路本體以及出水管,所述管路本體設置為多根,分別連接在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
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腔室圓周側的兩相對端部上。
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設置平行。
所述多根管路本體設置平行。
所述吸熱層包括呈條狀的多片吸熱膜。
所述多片吸熱膜的位置與所述多根管路本體的位置對應匹配。
所述集熱腔具有吸熱層一端側的所述底板設置為反射玻璃層。
?所述多片吸熱膜貼覆在所述反射玻璃層上。
所述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的厚度尺寸為35mm-40mm。
由于集熱腔一端側的頂板設置為用于供太陽光穿透的中空玻璃層,另一端側的底板具有吸熱層,多塊中空玻璃層經拼裝便可構成門窗幕墻,使得門窗幕墻更加通透,采光性也更好;大幅度縮減了太陽能集熱器的厚度,使更有利于太陽能集熱器產品的集約化發展,結構合理,超薄輕巧,便于運輸和裝配;進一步提升了門窗幕墻的美觀度和裝飾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為集熱腔,11為中空的玻璃層,12為吸熱層,2為供水管路,21為進水管,22為管路本體,23為出水管,3為反射玻璃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結合圖1、圖2所示,集熱腔1為中空的密封腔室結構,其中,一端側的頂板設置為用于供太陽光穿透的中空玻璃層,另一端側的底板具有吸熱層,多塊所述中空玻璃層經拼裝構成所述門窗幕墻。
頂板采用透光材料制成,用于供太陽光穿透照射在密封腔室中的吸熱層12上。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頂板設置為中空的玻璃層11,替代了傳統的實用保溫層的技術方案;且中空玻璃層的厚度尺寸小于傳統保溫板的厚度尺寸。
底板與頂板設置的位置相對,其內部具有用于吸收太陽光輻照的吸熱層12。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底板設置為反射玻璃層3,吸熱層12包括呈條狀的多片吸熱膜,多片吸熱膜貼覆在反射玻璃層3上。同時,所設置的反射玻璃層3厚度尺寸小于傳統底板的厚度尺寸。
供水管路2設置在集熱腔1中,其中的水介質吸收集熱腔1中的熱量實現熱循環。供水管路2包括進水管21、管路本體22以及出水管23,其中,進水管21和出水管23上分別設置進水管接口和出水管接口沿伸至集熱腔1的外部。
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進水管21和出水管23分別位于密封腔室圓周側的兩相對端部上,且進水管21和出水管23設置平行。管路本體22設置為多根,分別連接在所述進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3上,且多根管路本體22設置平行,多根管路本體22與進水管21和出水管23相垂直。供水管路2所使用的圓管或方管可以用鋁材料制成。
在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的厚度尺寸可以控制在35mm-40mm。
本實用新型用于門窗幕墻的通透型太陽能集熱器的其他實施方式中,中空玻璃層11和反射玻璃層3的形狀不限定在上述方形的形狀,其可以根據實際的裝配場合和需要調整為任意的形狀;供水管路2的排布方式也可根據集熱腔1的形狀進行調整。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興業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興業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興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314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指向性聲場的微型揚聲器陣列系統
- 下一篇:一種網絡視頻存儲服務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