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折疊沙發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8019.X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204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鄭世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世平 |
| 主分類號: | A47C17/00 | 分類號: | A47C17/00;A47C17/86;A47C4/30;A47C7/02;A47C7/54;A47C7/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華 |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 沙發 | ||
1.一種折疊沙發,包括有兩側對稱的扶手桿(1)、前支撐桿(3)和后支撐桿(4),以及坐墊面料(2);前、后支撐桿(3)、(4)相互交叉后,上端部分別鉸接在扶手桿(1)上,前支撐桿(3)鉸接有一滑套(5),后支撐桿(4)件穿過滑套(5),形成前、后支撐桿(3)、(4)間的活動鉸接結構;所述兩側的兩前支撐桿(3)和兩后支撐桿(4),下端之間分別設有關聯橫桿(10),其特征是扶手桿(1)前部具有向上拱起的圓弧段(11),該圓弧段(11)處于擱置前臂的位置上,兩側扶手桿(1)后端之間設有關聯橫桿(10);所述后支撐桿(4)與扶手桿(1)鉸接后,向前具有一延伸段(41);所述的坐墊面料(2)套設在所述的延伸段(41)和扶手桿(1)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扶手桿1的內側還設有一根扶手副桿(12),該扶手副桿(12)與扶手桿(1)上的圓弧段(11)具有相當的圓弧造型;扶手副桿(12)至少被鉸接在扶手桿(1)與前支撐桿(3)、扶手桿(1)與后支撐桿(4)的同一鉸接點上;所述的鉸接點采用長鉚釘(7)鉸接,在鉚釘(7)的懸空段上套設有護套(7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扶手副桿(12)與扶手桿(1)中部之間還設有一鉸接點,該鉚接點為長鉚釘(7)直接穿過扶手桿(1)和扶手副桿(12)進行鉚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在前支撐桿(3)和后支撐桿(4)相互交叉點附近的兩前支撐桿(3),或者兩后支撐桿(4)之間設有支撐橫桿(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支撐橫桿(6)為直桿件,其兩端直接抵觸在兩前支撐桿(3)之間;所述的兩前支撐桿(3)上分別套設有固定套(31),固定套31側面設有套筒(310),支撐橫桿(6)兩端插設在套筒(310)中,形成固定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兩側的兩扶手桿(1)、兩前支撐桿(3)和兩后支撐桿(4),均由一根桿件折彎而成,折彎部形成關聯橫桿(10)。
7.根據權利要求1、4或6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在后支撐桿(4)上設有止滑塊(42),沙發打開到位時,滑套(5)抵觸在止滑塊(42)上,得到受力支撐。
8.根據權利要求1、4或6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在兩后支撐桿(4)之間的中央位置上,增設有一支撐副桿(43);支撐副桿(43)的造型與后支撐桿(4)相當,其后端部鉸接在后支撐桿(4)的關聯橫桿(10)上,上端部鉸接在支撐橫桿(6)上;所述的支撐橫桿(6)兩端分別鉸接在兩側后支撐桿(4)上,其鉸接點為后支撐桿(4)與扶手桿(1)的同一鉸接點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支撐橫桿(6)為一根U形桿,兩端具有倒折段(61),兩倒折段(61)分別鉸接在兩側扶手桿(1)與后支撐桿(4)的同一鉸接點上,支撐橫桿(6)中央具有分叉桿(62),通過該分叉桿(62)的端部與支撐副桿(43)上端部相鉸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折疊沙發,其特征是支撐橫桿(6)為兩根兩端具有倒折段(61)的U形桿并接而成,并接處的兩倒折段(61)分立在支撐副桿(43)的兩側,并鉸接在同一鉸接點上;所述兩U形桿并接是指兩倒折段(61)至少通過一個長鉚釘鉸接在一起,或者通過一連桿(63)的兩端,分別與兩U形桿鉸接成一體之擇一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世平,未經鄭世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801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床前后框連接結構
- 下一篇:便攜式二次折疊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