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既有橋懸臂板下便梁支點支撐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7977.5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307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基好;蹤高峰;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1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既有 懸臂 板下便梁 支點 支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當便梁支點位于既有橋懸臂板上時,在懸臂板下加固便梁支點的支撐結構,屬于便梁支點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鐵路、公路施工中,常采用頂進法施工,并采用施工便梁作為臨時結構加固既有線路。在頂進施工中,有時施工便梁的支點位于既有框架頂部懸臂板上,懸臂板為框架最薄弱部位,無法承受如此大的荷載。以往是對框架薄弱部位采取搭設大面積的扣件式腳手架作支撐,腳手架的縱向、橫向桿間距均為25cm,腳手架頂部使用可調頂撐。這種支撐結構搭設時需耗費大量的人工,施工難度大、速度慢,對原地面承載力要求高,腳手架搭設時必須一次性調整到位,在使用中有列車通過時產生動荷載及振動,扣件及可調頂撐會有松動現象,但人工無法進入支撐結構中進行檢修,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施工安全系數很低。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穩定、施工難度小、耗費人工少、維修方便的既有橋懸臂板下便梁支點支撐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既有橋懸臂板下便梁支點支撐結構,其特殊之處是,其包括設在懸臂板下并與懸臂板接觸的鋼支墩和設在所述鋼支墩下部的鋼筋混凝土底座,所述鋼支墩包括兩根豎直設置的槽鋼主撐、連接在槽鋼主撐頂面的頂板、連接在槽鋼主撐底部的底板,在兩根槽鋼主撐之間連接有若干塊肋帶鋼板,在所述頂板與槽鋼主撐之間及所述底板與槽鋼主撐之間均設有若干個牛腿,所述鋼筋混凝土底座通過其上預埋的調節螺栓與所述鋼支墩的底板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以把便梁的靜荷載和列車通過時的動荷載由鋼支墩傳遞到地基,使懸臂板受力轉移由支撐結構受力,保證了便梁支點的安全性。
為了保證鋼支墩與懸臂板可靠接觸,以保證懸臂板所受到的荷載可靠轉移,所述頂板的上表面為與所述懸臂板的底面相匹配的傾斜面。
為了保證支撐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所述鋼筋混凝土底座的面層配置有縱橫間距均為15cm的鋼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整體穩定性高,在使用中能隨時檢查其位移和沉降變化,及時進行調整,有效保證了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數。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便梁支點加固,可以節省大量人工,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A示意圖;
圖中:1、既有橋懸臂板,2、頂板,3、底板,4、調節螺栓,5、肋帶鋼板,6、肋帶鋼板,7、槽鋼主撐,8、牛腿,9、施工便梁,10、混凝土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1-2所示,是一種既有橋懸臂板下便梁支點支撐結構,其包括設在既有橋懸臂板1下并與懸臂板接觸的鋼支墩和設在所述鋼支墩下部的鋼筋混凝土底座10。所述鋼支墩包括兩根豎直設置的槽鋼主撐7、連接在槽鋼主撐7頂面的頂板2、連接在槽鋼主撐7底部的底板3,其中,兩根槽鋼主撐7面對面設置,在兩根槽鋼主撐7之間焊接有若干塊肋帶鋼板5和若干塊肋帶鋼板6,肋帶鋼板5和肋帶鋼板6將兩根槽鋼主撐7牢固地連接在一起。頂板2和底板3均為鋼板,其通過焊接的方式分別焊接在槽鋼主撐7的頂部和底部。在所述頂板2與槽鋼主撐7之間及所述底板3與槽鋼主撐7之間均焊接有若干個牛腿8。鋼筋混凝土底座10為C25鋼筋混凝土基礎,其面層配置有直徑為Φ16、縱橫間距均為15cm的鋼筋。在鋼筋混凝土底座10上還預埋有調節螺栓4,鋼支墩的底板3通過調節螺栓4連接在鋼筋混凝土底座10上。
為了保證鋼支墩與懸臂板可靠接觸,所述頂板2的上表面為與所述懸臂板的底面相匹配的傾斜面。
本實用新型在現場施工時,應先在現場進過反復的測量、校核定位,精確測定鋼支墩的位置及鋼支墩的高度,必須保證懸臂板上便梁支點中心與懸臂板下鋼支墩受力中心重合。然后澆筑鋼筋混凝土底座10并預埋調節螺栓4,同時切割好兩根槽鋼主撐1、頂板2,底板3,牛腿8,肋帶鋼板5及肋帶鋼板6。待底座強度達到100%,在底座面上精確定出鋼支墩位置,放置底板3,將兩根槽鋼主撐1豎起在底板3上并定位,先焊接肋帶鋼板5將兩根槽鋼固定,再焊接頂板2,焊接肋帶鋼板6、牛腿鋼板8,通過調整調節螺栓4的螺帽使頂板2與懸臂板底面緊貼密實,在底板與鋼筋混凝土底座縫隙內用1~5mm厚度的薄鋼板塞填密實,使荷載可由鋼支墩直接傳遞到底座至地基。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便梁的靜荷載和列車通過時的動荷載由本實用新型傳遞到地基,使懸臂板受力轉移由支撐結構受力,保證了便梁支點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79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水馬
- 下一篇:橋梁施工超小間距雙肢墩柱整體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