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7910.1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716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付強;李彥鋼;程曉輝;付蕓;辛明;孫鍇;王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凱翔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7/00 | 分類號: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誠律師事務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剛;潘士霖 |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能量 接收器 包含 變頻 轉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能量傳輸裝置,特別是一種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能量傳輸,只能為一對一的傳輸,或一對多的同時傳輸,而不能選擇指定的傳輸通道進行能量傳輸。
實用新型內容
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實用新型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實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實用新型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可以實現指定通道的能量傳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一種能量接收器,包括至少兩個特征頻率互不相同的用于接收電磁波的能量接收模塊;
每個所述能量接收模塊用于向各自的負載傳遞電磁波,且每個所述能量接收模塊均包括接收線圈和用于與該接收線圈產生諧振的電容;
所述接收線圈與所述電容并聯或串聯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種變頻能量轉換裝置,包括能量接收器,還包括變頻能量發射器;
所述變頻能量發射器包括信號發生器和信號發射器,其中:
所述信號發生器用于產生多種頻率的電磁波;
所述信號發射器用于發射所述信號發生器產生的電磁波。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可以實現指定通道的能量傳輸,且結構簡單、傳輸效率高。
附圖說明
參照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說明,會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附圖中的部件只是為了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特征或部件將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的一種應用方式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實用新型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
參見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20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能量接收器20包括至少兩個用于接收電磁波的能量接收模塊。至少兩個能量接收模塊的特征頻率互不相同。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包括三個能量接收模塊21、22和23。該三個能量接收模塊的特征頻率互不相同。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每個能量接收模塊(21、22、23)均可以包括接收線圈Lr和用于與該接收線圈Lr產生諧振的電容Cr。接收線圈Lr與電容Cr可以以并聯或串聯方式連接。例如,通過采用不同大小的電感(如不同匝數的線圈)和電容的組合,可以獲得具有不同特征頻率的能量接收模塊。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接收線圈Lr可以為螺旋式線圈。
參見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變頻能量轉換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圖。在本實施方式中,變頻能量轉換裝置除了能量接收器20外,還包括變頻能量發射器10。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變頻能量發射器10可以包括信號發生器12和信號發射器11。其中,信號發生器12用于產生多種頻率的電磁波。信號發射器11用于發射信號發生器12產生的電磁波。變頻能量發射器10中的信號發生器12所產生的電磁波的頻率可以是連續變化的,例如,可通過旋鈕等連續調節所產生的電磁波的頻率。或者,變頻能量發射器10中的信號發生器12所產生的電磁波的頻率可以是離散的,例如,可以在信號發生器12中設置多個按鈕,每一個按鈕可對應一個頻率的電磁波的發生。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變頻能量發射器10中的信號發射器11可以包括線圈,例如螺旋式線圈。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能量接收器20中的每個能量接收模塊的接收線圈均與信號發射器10的發射線圈11平行。將能量接收器20的接收線圈21設置為與信號發射器10的發射線圈11平行,從而可以使得能量傳輸的效率最大,也即是使得能量的損耗最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凱翔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河北凱翔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79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