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527265.3 | 申請日: | 2012-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616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代龍;何喬生;張建平;沈李強;闕子雄;陳輝;鄭燕;曾祥文;陸安鴻;滕氄;杜冰冰;王濤;張達飛;王衛濤;張金輝;黃云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3/00 | 分類號: | B23K33/00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面 雙弧單 熔池 同步 同向 焊接 成型 口形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領域,特別與一種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有關。
背景技術
目前,在焊接雙面坡口焊縫時,要達到全熔透焊縫要求,通常采取正面焊接,反面用碳弧氣刨清根的方式,此方法焊條或焊絲使用量大,同時碳弧氣刨會造成煙霧、粉塵污染、噪音污染和弧光輻射,同時操作不當會給焊縫增碳,影響焊縫質量。因此本實用新型人設計出一種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方法,而在該方法中,對坡口的結構形式要求較高,鑒于此,本發明人相應設計出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本案由此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使得用于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方法中,實現單熔池效果佳,且結構簡單,應用面廣泛。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包括待焊的兩個鋼板,兩塊鋼板接頭形成的雙面坡口,且兩個鋼板之間留存坡口間隙。
所述的坡口間隙為0~5mm。
所述的坡口為K型坡口、X型坡口或雙面U型坡口。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諸多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適用于各種結構的鋼板焊接,同時在兩個鋼板之間存留一定的坡口間隙,用于單熔池的形成,為實現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提供前提。且該坡口間隙的間距應該適當,否則影響單熔池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對接接頭K型坡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對接接頭X型坡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對接接頭雙面U型坡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對接接頭雙面U型坡口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T型接頭K型坡口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十字接頭K型坡口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T型接頭雙面U型坡口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十字型接頭雙面U型坡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雙面雙弧單熔池同步同向焊接成型的坡口形式,主要包括兩塊鋼板,分別是鋼板1與鋼板2,兩者設置好位置。本實施例中鋼板1與鋼板2采用端面接頭,且鋼板1為平口端面,鋼板2為尖頭端面,兩者對接接頭,形成K型坡口。鋼板1與鋼板2之間留存一定的坡口間隙b,該坡口間隙b一般采用0~5mm為宜。
鋼板位置確定好之后,在實施焊接時,坡口兩側同時同方向對稱進行焊接,焊接過程中,坡口間隙b處就形成一個焊接熔池A,雙面焊接就利用該同一個焊接熔池A進行同步同向焊接。
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坡口形式不局限于實施例1中所舉。如圖2所示為鋼板1和鋼板2對接接頭X型坡口的形式,也就是說兩個鋼板1和鋼板2的對接端面都為尖頭端面。圖3的結構與圖1類似,區別在于鋼板2采用U型端面,形成雙面U型坡口。圖4的結構與圖2類似,區別在于鋼板1和鋼板2均采用U型端面,形成雙面U型坡口。
如圖5所示為鋼板1和鋼板2為T型接頭,也就是說鋼板1的側壁與鋼板2的端面進行焊接,鋼板2的端面為尖頭端面,這種也屬于K型坡口。圖6是具有三塊鋼板,分別為鋼板1、鋼板2、鋼板3,鋼板2橫向布設,鋼板1和鋼板3分別位于鋼板2的兩側,與鋼板2垂直,形成十字接頭。在本實施例中,坡口形式一共有兩處,分別是鋼板2的側壁與鋼板1的端面,以及鋼板2的側壁與鋼板3的端面。鋼板1的端面和鋼板3的端面都采用尖頭端面。圖7和圖5接頭形式相同,區別鋼板1采用U型端面。圖8和圖6接頭形式相同,區別在于采用鋼板1和鋼板3采用U型端面。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精工鋼結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5272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套圈無心內圓磨削防燒傷支承裝置
- 下一篇:液壓夾具自動控制系統





